初中历史 / 中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2936469

2025届中考历史预热模拟卷 【河南专用】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国,发展,加强,工具,历史,铁制
预览图 4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2025届中考历史预热模拟卷 【河南专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 ) A.多元一体 B.历史悠久 C.同一族群 D.各具特色 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这促使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上述材料说明( )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3.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4.唐代杜佑所著《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5.某兴趣小组探究“宋代工商业发展”,有下列资料可以参考,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 B.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上的文物 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 D.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 6.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主要是由于( ) A.印刷技术发展 B.对外交流频繁 C.尊孔读经盛行 D.商品经济发展 7.“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材料表明清代(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策权 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8.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中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学习方法。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B.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海军 C.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0.1924年10月,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土地革命的开展 D.二次革命的失败 11.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远离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中心的偏僻地区,立住了脚,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立住了脚”是指(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C.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D.进行战略转移 12.20世纪40年代初,华北日军认为“居民对有关八路军的情况,均不轻易出口”,群众很快就会侦悉日军的动向,立即采取回避转移行动,因此剿灭中共武装短期内难以做到。这反映了( ) A.华北战场日军处于劣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 C.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D.全民抗战发挥实际成效 13.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