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世界文明的 多样性与相互交流 【主题解读】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多样化的显著特征。古代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都诞生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大河文明,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古代欧洲地区的海洋文明,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发达,具有外向、开放且崇尚自由的特点。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及其奴隶制民主政治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成为近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罗马重视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各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造就了多样的世界古代文明,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等促使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和演变由相互隔绝逐步走向交融,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课本目录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世界古代史 欧洲封建时代 亚洲封建时代 世界近代史 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巩固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古中国 强有力的君主专制 或严苛的等级制度 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独特的雅典民主政治。 为近代西方民主奠定基础。 四大文明古国 思考: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它们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何作用? 特点:大河流域 作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大河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 考点一:古埃及文明 1.概括古埃及文明的兴衰过程。 约公元前 3500年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兴起 公元前 3100年左右 古埃及 初步统一 统一 公元前 15世纪 强大的 军事帝国 强盛 几度分裂 外族入侵 公元前 525年 古埃及被波斯帝国吞并 公元前 332年 亚历山大帝国吞并古埃及 公元前 30年 罗马帝国 占领古埃及 衰亡 考点一:古埃及文明 2.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莱茵德纸草书》 太阳历 ◆尼罗河定期泛滥,留下肥沃泥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在尼罗河的利用历史中,形成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希罗多德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考点一:古埃及文明 领域 成就 地位 天文学 文字 医学 建筑 3.文明概况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太阳历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解剖学技术 在制作木乃伊的悠久历史中逐渐掌握了高超的医学和解剖学技术,掌握了药物合成和防腐技术 金字塔 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出现小国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约公元前 3500年 古埃及 初步统一 约公元前 3100年 古巴比伦 建立统一国家 公元前 18世纪 楔形文字泥板 汉谟拉比青铜像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2.文明概况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文明代表 ①文字:楔(xiē)形文字 ②天文学:阴历 ③数学:60进位制 ④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特征 ①社会等级严格。 ②实行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权威 ③商品经济活跃 评价 评价格式:地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 ①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积极: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③局限性: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发掘场景 象征权力的权杖 汉谟拉比 太阳神 3.《汉谟拉比法典》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