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 第三课 课题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湖南美术-出卷网-)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三课。 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系统地获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这个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②形式鉴赏、③社会学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深度过渡。 学习者分析 在与高中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兴趣并不大。究其原因 第一,是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背景了解不够第二,不知如何了解,不会欣赏作品,第三,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 :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没兴趣的原因之一。 学习目标确定 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 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 学习难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一幅作品,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倒入教学--多媒体展示《蒙娜丽莎》的大福图片和视频教师活动1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并提出问题: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凭借她的微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我想请大家观察一下,达·芬奇是如何表现“蒙娜丽莎”这一形象的?学生活动1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程学习。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从形象、人物所处环境、作品背景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与讨论。学生派代表汇报老师做出总结。 环节二:开展教学--进一步讨论《蒙娜丽莎》教师活动2教师提问:今天的教学主题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大家觉得我们刚才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设问算不算是美术鉴赏 学生活动2学生思考并回答活动意图说明:观看与设问是美术鉴赏的重要一步,但它不是美术肩上的全部。 环节三:研究教材教师活动3指导学生研究教材中提到的四种鉴赏方法。 学生活动3学生分组讨论。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自主完成主要课内内容。 环节四:深化教学教师提问如何用四个鉴赏方式来鉴赏《蒙娜丽莎》?学生分组讨论依次派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归纳。环节五:总结教学 进一步强调美术鉴赏的意义。 板书设计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完成《蒙娜丽莎》的鉴赏体会撰写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全课以《蒙娜丽莎》作为串联更好的学习多角度科学的鉴赏方法。 课后说课反思 1.注重学生探究与合作 2.加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