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美术-出卷网-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 学 科 美术 年 级 高二 教学形式 讲授、讨论、实践 课题名称 《战争与和平》 学情分析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2.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战争事例,虽然是历史的事实,但美术课不同于历史课。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去还原作者创作意图的同时,要深刻的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并能通过美术作品反映和平的愿望。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2.通过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无数战争,即使在现实社会中,仍有战争在遥远的地方进行,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是战争毕竟是人类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正确地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素质。教材以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为例,引导学生从艺术中探究、体会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战争是残酷的,引发出许多无谓的牺牲、死亡和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能体现出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因此艺术家在表现战争时就有许多的切入角度,通过了解他所强调的那些方面,就能相对深入地了解他的立场。 这一课首先从抗美援朝《黄继光堵抢眼》入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表明战争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战争往往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痛苦,但也会带来新的变化。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活动,它还成为人们思想的一部分,许多关于战争的美术作品,都需要从思想与观念的角度去理解。 课本重点选用了毕加索《格尔尼卡》这副作品。表达艺术家对于战争的态度,对战争的反思。 除了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有没有硝烟的战争。通过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真切感受,请同学们再现自己抗议期间的所闻所见所感,小组合作创作《我的战疫故事》作聘,亲身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 教学目标: 美术作品与战争的关系(再现、记录、表达个人情感); 美术作品对战争进行的反思; 3、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 难点: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 1、先根据教学设计,利用网络搜素图片、音频、视频,利用软件剪切需要的视频片段。然后用PPT制作调试完成课件。 2、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影片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播放一段《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纪律片来营造课堂氛围,以战争的故事来渲染战争的残酷,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同时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评论,避免用一些现成的艺术观点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用启发式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3、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深刻的明白战争、战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对战争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思考、讨论、巩固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环节的呈现方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播放《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纪录片。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学生在情景设置中感受战争的毁灭力量。 2、什么是战争? 总结:战争是人类自身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残酷博弈。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换取了祖国的和平,保家卫国。 通过对战争的定义,是学生明白战争都带给人类了什么。 选用再现当时战场真时场景,值此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激发同学们的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