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什么是美术作品 湖南美术-出卷网-第一单元第一课 (1)什么是美? (2)美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是美术作品 (一)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 (二)什么是美术作品 (三)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彩陶鲵鱼纹瓶》 与实用功能相关 平稳、均衡的法则在汉字书法中得到普遍运用。 与实用功能相关 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均衡、对称、交叠、连续、概括等形式法则 墨西哥阿兹特克的雨神 14—15世纪 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从具象羊头到抽象文字“羊”的演变过程 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的与实用功能相关,有的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二)什么是美术作品 1、以审美的目的创作出来的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称为美术作品。 2、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使用功能逐渐褪去,而审美功能得到凸显的作品。 马(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洞窟壁画 法国拉斯科山洞(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 《竹院品古图》(明)仇英 有一些在当时价值不高非常普及的美术作品,经过若干年后,会成为备受关注的美术珍品。 为什么? 《女十忙》(山东潍坊年画) 认识美术作品的价值,培养审美鉴赏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提高生活格调。当你懂得用眼睛去发现美和鉴别美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面上看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特爱看的东西,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 在讨论现代艺术时,经常能听到人们抱怨他们扭曲自然。 美的概念极为丰富。人们对美的认知永无止境,总有新的审美观念和相应法则产生,总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 美是怎么产生的 审美鉴赏的意义 什么是美术作品 生活实践 源于精神活动 与使用功能相关 实现文化自信 实用功能转为审美功能 以审美为目的创作的 形式美法则 提高生活格调 感谢聆听,再见。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科书 书 名:美术鉴赏教材 -出卷网-:湖南美术-出卷网- 教学目标 1.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 2.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审美鉴赏,提高学习兴趣,突破本课难点 。 3.培养学生以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美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教学难点: 学习审美鉴赏的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启发法:通过设问———引导———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出答案并突破难点。 2、讨论法:通过讨论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3、讲授法:通过讲授,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 4、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采用一些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1)什么是美?(2)羙是怎么产生的? 某些事物或某些形式,喜欢的人多了,便自然成为美的,随着一代一代的口诵相传,便逐渐形成了对事物的固定看法,这样美就随之产生,美的标准随之形成。 二,新课讲授 (一)、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 “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的与实用功能相关,有的源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1,与实用功能相关 图片展示:陶罐设计草图 提问,哪种造型的设计看起来更实用? 古人在制作陶罐时逐渐认识到,为了使其放置平稳,中心要放在中轴线上,最好造型上下部分体积大于上部分体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念逐渐成为固定的看法,这样,美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