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框 公平正义的价值 时间 第十二周 节次 第1节 来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8课第1框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学校等 素养目标 1.法治观念:知道公平的内涵、价值及如何守护公平,学会用法治知识坚守公平。 2.责任意识:对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全面分析后树立主人翁意识,在生活中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为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做贡献。 3.道德修养:辨别生活中的公平和非公平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目标 认识公平的内涵,阐释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了解正义的内涵和要求,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条件。 感受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初步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 学习要点 1.什么是公平? (109页) 2.公平的★内容(要求)是什么?(110页) 3.★公平的意义?(110页) 4.什么是正义行为?(111页) 5.正义的要求?(112页) 6.★正义的意义?(113页) 学习重点 公平正义的内涵、价值; 学习难点 正义的价值。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视频:美国黑人遭白人警察跪压致死。 分析我们公平正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书写课题(公平正义的价值) 视频导入,分析原因,激发思考热情。 结合视频引出本节课课题。 探索新知 一:认识公平 1.案例分析: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黄金?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 你认为什么是公平?你的分配方案体现了怎样的公平? 归纳:公平的含义? 2.案例分析: 下列事例依据哪些标准和规则保证公平? 公平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公平≠平均,不同的人付出的劳动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待遇或回报,公平是一种有差别的利益配置。 归纳:2.公平的★内容(要求)是什么? 讲解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公平的意义? 二、认识正义 1.案例分析: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观看相应的视频。 归纳:什么是正义行为? 2.案例一:央视“3·15晚会”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发现多款市面上热销的头盔质量不过关。央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生产。3月15日,广州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02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653家,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7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7份,下架涉嫌质量问题头盔127个,并对有关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普及头盔新国标知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案例二: 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为其申请了大病救助,社区干部帮扶桂某开了一家商店。 归纳:.正义的要求? 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以及打击犯罪、扫黑除恶有什么意义 归纳:正义的意义? 引用热门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反对特权,以及知道公平意义 本节课才用学生活动,互动思考。 学生结合法律资料包中的法律法规解答,并思考正义的意义 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不公平感,从而感知公平的产生。 通过不同糖果的分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公平的标准不是统一的,从而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通过分析这个典型案例,意识到公平的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公平的价值。 通过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引起的热议,以及一系列的处理结果,和学生一起探求正义的含义、要求。 通过小组合作,思考央视“3·15晚会”中的事件并通报的必要性,理解正义的意义。 尝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