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年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体现了宪法的( ) A. 核心地位 B. 最高法律效力 C. 人民主体原则 D. 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2.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属于公民的( ) A. 政治权利 B. 人身自由权 C. 社会经济权利 D. 文化教育权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 成都市人民法院 B.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C. 成都市教育局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小明的父亲因工伤致残,公司拒绝支付赔偿金。小明建议父亲依法维权,最合适的途径是( ) A. 向公安机关报案 B. 申请劳动仲裁 C. 提起民事诉讼 D. 向媒体曝光 5. 某商家因售卖假冒伪劣口罩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这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是( ) A. 规范社会行为 B. 维护公平正义 C. 保障公民自由 D. 推动经济发展 6. 我国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 ) A.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 宪法修改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D.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7. 以下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依法获得劳动报酬 B. 参与网络投票评选活动 C.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D. 自由发表个人言论 8.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 政府严格执法 B. 公民自觉守法 C. 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D.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9. 某中学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10. 树立法治观念的正确做法是( ) A. 遇到纠纷时直接采取暴力解决 B. 遵守法律但不需要了解法律 C.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 认为法律只约束他人与自己无关 11.我国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 )通过。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 C.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D. 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2. 张某拒绝缴纳个人所得税,他的行为( ) A. 正确,公民有自由支配收入的权利 B. 错误,违反了依法纳税的义务 C. 正确,个人收入属于隐私无需公开 D. 错误,但仅需接受道德谴责 13. 某地方政府在拆迁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补偿。这体现了( ) A.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B. 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C. 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 D. 行政机关可以随意制定法律 14.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属于“社会保护”的是( ) A. 父母禁止未成年人吸烟 B. 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C. 网吧拒绝未成年人进入 D. 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案件 15.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 ) ①维护社会秩序 ②解决所有矛盾 ③保障公民权利 ④规范人们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 某公司因员工年龄超过规定拒绝录用,被法院判决违法。这表明( ) A. 公民可以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 法律保障公民平等就业权 C. 企业有权自主制定招聘标准 D. 司法干预损害企业利益 二、非选择题() 17. 简答题(12分) (1)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请列举两点。(4分) (2)八年级学生小张认为:“法律是约束人的,没有自由。”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8分) 18. 材料分析题(14分) 材料一:2023年6月,成都市某中学开展“宪法晨读”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宪法条文,并模拟宪法宣誓仪式。 材料二:中学生小林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悄悄用手机拍照并报警,最终帮助警方抓获嫌疑人。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4分) (2)材料二中小林的行为体现了哪些法治素养?(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6分) 19. 辨析题(12分) 观点:“网络是虚拟空间,未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