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历史时空】 【基础知识】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表现 (1)和平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 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发展的表现: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3.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人类进入21 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特别提示】和平与发展是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的,不排除一些局部地区的冲突。和平与发展是趋势,目前并未完全成为现实。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的问题 (1)自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问题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 【特别提示】发展中国家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 (3)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5)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6)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加强全球治理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②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表现 ①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②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③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 A.原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B.表现:一方面,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原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2)实质: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措施 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