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考一轮复习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5 无 【湖北卷】秦朝农业政策;【浙江1月】长城的价值; 【甘肃卷】秦朝的统一;【辽宁卷】秦始皇刻石 【广东卷】乡里制度 2024 无 【天津卷】楚汉之争;【海南卷】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湖北卷】历史叙述;【浙江卷6月】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 【湖南卷】战国时期官僚制度 2023 无 【河北卷】秦汉文书;【湖北卷】秦的统一; 【山东卷】秦汉相马术; 【湖北卷】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浙江卷6】历代职官制度 考向分析: 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围绕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主题,尤其是秦始皇巩固和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命题,秦朝崩溃的原因,民族政策和边疆的管理制度也需要重点关注。秦统一六国的地理优势、秦代治国思想的偏差及对后世的影响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前770年 前475年 前209年 前221年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建立 战国开始 西汉建立 大泽乡起义 秦朝建立 前207年 前202年 秦亡 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时空定位 知识点1:秦的统一 角度 具体内容 时代 背景 (宏观) 民心所向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发展 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民族关系 华夏认同观念增强,民族交融加强 秦国 优势 (聚焦) 地理位置 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主观努力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清明 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奠定了统一基础 1.条件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秦国地形图 2.统一的过程 (1)远交近攻,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 的进攻,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知识点1: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 匈奴 思考: 春秋时期的动荡局面教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中央:君主专制 需要加强权利! 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中央集权 ①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 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②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加强什么权利? 知识点2:秦的国家治理模式(巩固统一) 1.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形成) ①首创皇帝制度(夸耀功绩) 核心特点: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内涵: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 ,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其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和“诏”,印称为“玺”,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知识点2:秦的国家治理模式(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主要矛盾表现为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冲突。 皇帝独尊 皇帝 1.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形成) 知识点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