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问题导引】 法西斯主义的建立和基本特征。 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 二战的原因、概况(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结束)。 雅尔塔体系的含义、主要内容、评价;联合国的建立时间、宗旨、原则。 二战的影响。 【基础必备】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 1.建立:①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②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 ③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基本特征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二)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原因 ①德、意、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满。 ②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德日受到沉重打击。 ③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转嫁危机。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①日本法西斯分子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②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③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①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慕尼黑协定》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绥靖政策: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 ②直接原因: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对外侵略扩张 ③具体原因: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没有配合;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的推动;德日意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2.二战的概况 (1)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②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③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⑤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⑥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2)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 (3)二战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 (1)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