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五四制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8单元《创新与设计》 单元主题 工程创想家:从设计到生活的创新实践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工程创想家:从设计到生活的创新实践" 围绕工程设计全流程(需求分析→创意表达→物化制作→技术应用),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物化验证-优化迭代"的完整创新过程。 二、单元情境 “校园未来工程师挑战赛” 学生化身“工程创想家”,通过四阶段任务: 1.住宅规划师(《我们的住宅》)→ 解密住宅系统设计 2.创意策展人(《展示创意》)→ 设计创新方案并展示 3.产品工程师(《照明拖鞋》)→ 制作智能穿戴产品 4.能源革新者(《光伏发电系统》)→ 设计新能源解决方案 最终举办“创新科技博览会”展示作品,竞选"最佳工程团队"。 三、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 提出满足限制条件的设计方案 ② 制作实物模型并迭代改进 ③ 分析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价值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住宅》《展示创意》《照明拖鞋》《光伏发电系统》这四课内容。 (一)第26课《我们的住宅》 1.核心内容:探究住宅系统设计(供水/供电/供暖),重点分析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集热器、保温水箱、管路)。 2.关键活动:绘制住宅系统示意图,对比传统能源与太阳能系统的差异,理解工程需多系统协调(如结构与采光配合)。 3.能力培养:系统思维、工程需求分析能力。 (二)第27课《展示创意》 1.核心内容:学习创意表达方法(设计图、文字说明、摄影/视频),掌握创意四要素:科学原理、创新点、应用价值、测试方案。 2.关键活动:设计“自动找平凳”方案(解决地面不平问题),通过图文结合展示设计思路。 3.能力培养:创新表达、批判性评估设计可行性。 (三)第28课《照明拖鞋》 1.核心内容:实践电路设计(电池→开关→LED灯),制作可穿戴照明装置,测试防水性及舒适度。 2.关键活动:迭代改进原型(如增加延时熄灭功能),分析“设计-制作-测试”的工程闭环。 3.能力培养:物化能力、工程迭代思维。 (四)第29课《光伏发电系统》 1.核心内容:探究光能转化原理(太阳能→电能),制作简易光伏模型(如太阳能小风扇),分析新能源的社会价值。 2.关键活动:对比光伏系统与传统供电的能效差异,设计校园光伏应用方案。 3.能力培养:技术迁移、可持续发展观。 四课之间围绕工程设计流程展开,涵盖“需求分析→创意表达→物化实践→技术拓展”全链条创新思维培养。形成“认知→表达→实践→拓展”的递进链: 1.纵向递进: (1)《我们的住宅》奠定工程系统认知 → (2)《展示创意》培养创新表达 → (3)《照明拖鞋》实现设计物化 → (4)《光伏发电系统》拓展技术应用。 2.横向关联: (1)太阳能系统(课1)为光伏技术(课4)提供知识基础; (2)创意设计方法(课2)直接应用于照明拖鞋(课3)的方案表达; (3)工程迭代思维(课3)延伸至光伏系统优化(课4)。 3.通过四课联动,学生将: (1)经历完整工程设计流程(分析需求→表达创意→物化测试→技术升级); (2)形成“系统优化-创新表达-迭代改进-可持续应用”的核心素养链条; (3)理解科技服务生活的本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理解"结构-功能"关系(如太阳能集热管黑色涂层增强吸热) 探究实践 用对比表优化方案(如对比三种拖鞋电路固定方式) 科学思维 完成"设计-测试-改进"全流程(如照明拖鞋三次迭代) 态度责任 制作《校园光伏倡议书》,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六、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1)已知简单电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