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下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_____,字永叔,号_____,晚号_____,谥号_____,是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之一,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2)本文是欧阳修编撰的《_____》中《伶官传》的序文,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_____的历史教训,强调“_____”的观点,借古讽今,劝谏北宋统治者。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伶( ) ② 勖( ) ③ 雠( ) ④ 欤( ) ⑤ 逸豫( ) (2)通假字 ① 及仇雠已灭(“雠”通“_____”) ②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_____”) (3)字词翻译 ①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_____) ② 函梁君臣之首(函:_____) ③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_____) ④ 举天下之豪杰(举:_____) ⑤ 智勇多困于所溺(溺:_____) (4)古今异义 ① 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②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③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④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⑤ 此三者,吾遗恨也(恨: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⑥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古义_____;今义_____) (5)一词多义 ① 盛:盛衰之理( )/ 其意气之盛( ) ② 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③ 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 其文约,其辞微( ) ④ 困:数十伶人困之( )/ 智勇多困于所溺( ) ⑤ 归: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6)翻译段落 ① 原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译文:_____ ② 原文: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_____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的结构 (1)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①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 ② 第二部分(第2段):_____ ③ 第三部分(第3段):_____ ④ 第四部分(第4段):_____ (2)文章通过_____手法(如庄宗盛与衰的对比、“满招损”与“谦得益”的对比)强化论证。 2. 文章的主旨 作者认为国家盛衰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强调统治者应_____,避免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一(第1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 解释“岂非人事哉”中“人事”的含义:_____。 2. 本段的核心论点是:_____。 3. 选择题:作者开篇以感叹句立论,目的是( ) A. 强调天命的重要性 B. 引出庄宗的史实 C. 渲染悲壮的氛围 D. 直接点明主旨 阅读文本二(第2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 翻译“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 2. “晋王三矢”的故事体现了庄宗的_____。 3. 选择题:本段通过“受”“藏”“遣”“请”“盛”等动词,表现庄宗( ) A. 迷信天命 B. 谨慎用兵 C. 谨遵父命 D. 奢侈浮华 阅读文本三(第3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 解释“函梁君臣之首”中“函”的用法:_____。 2. 作者通过“壮哉”与“何其衰也”的对比,突出庄宗_____。 3. 选择题:本段通过“夜呼”“四应”“离散”等词,表现庄宗( ) A. 众叛亲离 B. 英勇善战 C. 励精图治 D. 刚愎自用 答案 一、文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