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巷》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关于戴望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B. 他的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C. 其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充满革命激情。 D. 代表作《雨巷》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象征主义手法。 2.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她_____地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② 悠长_____的雨巷中,我独自彷徨。 A. 凄婉 寂寥 B. 委婉 寂寞 C. 凄婉 寂寞 D. 委婉 寂寥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B.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C.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D.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4. 下列对《雨巷》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B. 反映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迷茫与希望。 C. 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 D. 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5.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圮(pǐ) 惆怅(chàng) 冷寞 B. 彳亍(chì chù) 寂寥(liáo) 艳影 C. 彷徨(huáng) 凄婉(wǎn) 颓杞 D. 雨巷(xiàng) 消散(sǎn) 篱墙 6. 下列诗句中,与“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B.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C.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D.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7. 下列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押“ang”韵,一韵到底,增强了音乐性。 B. 长短句结合,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富有变化。 C. 复沓手法的运用,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强化了抒情效果。 D. 诗歌节奏舒缓,与诗人迷茫、哀怨的情绪不符。 8.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戴望舒———《雨巷》———现代诗 B. 徐志摩———《再别康桥》———新月派 C. 卞之琳———《断章》———朦胧诗 D. 舒婷———《致橡树》———象征主义 二、文本探究 1. 结构分析: 全诗共七节,以“雨巷”为背景,通过“我”与“丁香姑娘”的相遇、错过,展现了诗人_____的情感变化。第一节奠定_____的基调,中间五节具体描绘_____,最后一节呼应开头,强化_____的主题。 2. 主旨理解: 诗歌通过“雨巷”“丁香姑娘”等象征意象,表达了诗人在_____时期对_____的迷茫与追求。“雨巷”象征_____,“丁香姑娘”象征_____,二者的若即若离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课内阅读 阅读《雨巷》选段,完成1-4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1. 诗中“雨巷”的特点是什么?有何象征意义? 2. 分析“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 诗歌中“逢着”改为“飘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4. 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是如何通过意象营造朦胧、凄清的意境的。 四、课外阅读(全文)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1-3题。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 分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深层含义。 2. 比较《断章》与《雨巷》在象征手法上的异同。 3. 结合诗歌,谈谈你对“相对”这一哲学概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C 2. A 3. C 4. B 5. B 6. A 7. D 8.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