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 农事季节我帮忙 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属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第四学段 (7~9 年级)的任务群 4:农业生产劳动。本课程的开展旨在使学生通过劳动体 验,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本课要求学生 在劳动观念方面,通过劳动体验,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理解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传承和发扬勤劳守正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在 劳动能力方面,了解秋收的相关准备工作,能科学使用各种劳动工具;在劳动习惯 和品质方面,通过秋收的活动体验,知道科学使用农业工具,增强社会责任感,体 悟以自己的劳动为他人服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劳动精神方面,养成在劳动中不 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行为目标: 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农事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投入农事劳动 中;认识不同农作物收获使用的工具并会使用;在劳动中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2.认知目标:了解秋收的相关准备工作;在劳动过程中能注意安全;养成细致耐 心、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1.重点:了解秋收的相关农事知识和技能;知道秋收需要的工具。 2.难点:收获农作物的过程。 1.课时:1~2 课时 2.场地:劳动实践活动基地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修枝剪、高枝剪等剪刀,采果器,手套,采果袋,泡沫 箱,梯子等。 (2)学生准备:记录本、笔、合适的着装、水、创可贴等。 教学过程 劳动最光荣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教学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教材 P46 劳动最光荣版块下的小短文。 2.教师: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广袤的土地 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积淀了无数的劳动智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农业,“只知盘中饭菜香, 不知庄稼如何长 ”的现象较为普遍。同学们想体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的 丰收喜悦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秋季成熟的农作物,为劳动实践活动做准备。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城市,有的同学家乡爷爷奶奶还有 地,请问同学们有没有参加过秋收呢?你所在的地方秋季都要收获哪些农作物呢? 2.请几位学生回答。(答案多种多样,教师给予鼓励。)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 区,秋天成熟的农产品有很多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只有小麦和极少数作物在夏 天收获,其他大多数农作物的成熟期都在秋季。在我们四川大部分地区,秋季收获 的有水稻、棉花、红薯、大白菜、土豆、橘子、柚子、橙子、梨、苹果、葡萄等农 产品(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调整)。 4.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填写在教材 P47 下面的方框内。 设计意图:调查了解需要帮忙的农业种植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服 务社会的劳动意识。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周边哪些家庭或农场在秋收时节需要帮忙? 2.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教材 P48 最上面的方框,每组请一位同学分享。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在我们周边有许多秋收时节需要帮助的家庭,比 如家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老人在农村的家庭,还有一些缺少现代化收割工具 的家庭,这些家庭都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知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在秋收的时候做什 么,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感,体会劳动最光荣。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知道了哪些地方或家庭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 能帮助农民伯伯做些什么呢? 2.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教材 P48 中间的方框。教师随机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