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二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目录索引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能从原子结构视角说明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从微观的角度建构元素周期律,形成微观原子结构特点决定宏观性质的思维模式,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能依据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比较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装置和试剂,完成相关实验,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一个规律:元素周期律 两维变化: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 两种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目的 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 图像 结论: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最外层电子数由1~2 由1到8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目的 以第二、三周期元素为例,探究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 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不同) 图像 结论: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 由大到小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目的 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图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 (第二周期 ),最低负化合价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和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1→+7 +1→+5 -4→-1 名师点拨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分析 (1)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O、F除外)。 (2)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 (3)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都有负化合价,且存在关系:最低负化合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H、B除外)。 规律方法 “三看”法比较简单微粒的半径大小 (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一般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正误判断 (1)第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是氟。( ) (2)第二周期元素中C、N、O、F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 (3)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 ) (4)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原子电子层数不变。( ) (5)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 × 提示 O没有最高正价,F没有正价。 √ √ × 提示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重难突破 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例1(2024·湖北天门高一检测)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元素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元素的有关性质相符的图像的字母填在相应横线上。 (1)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2)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Na+、Mg2+、Al3+、P3-、S2-、Cl-的半径: 。 (3)第二、三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 。 B C D 解析 (1)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随核电荷数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不变,故图B符合。(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Na+>Mg2+>Al3+、P3->S2->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P3->S2->Cl->Na+>Mg2+>Al3+,故图C符合。(3)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故图D符合。 [对点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半径大 C.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