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3889647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7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变法,商鞅,历史,改革,奖励,商朝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一、单选题 1.(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2.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秦孝公 D.秦穆公 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商汤灭夏 B.平王迁都 C.武王伐纣 D.东周开始 4.“废除贵族特权、鼓励耕织、奖励军功……”这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  ) A.魏国李悝变法 B.楚国吴起变法 C.秦国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禁止私斗 C.奖励耕织 D.奖励军功 6.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发布了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等500余件文物,部分文物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极度相似,这些考古发现最能印证(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中华文明内涵丰富 C.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D.中华文明不断趋于统一 7.人人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的国王是(  )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武丁 8.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9.2012年6月5日伦敦举行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英国王位采用的是世袭制度,而我国历史上王位世袭制则起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10.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的青铜器是 (  ) A.司母戊鼎 B.青铜神树 C.编钟 D.四羊方尊 12.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是学科素养要求之一。以下内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①战国时期,商鞅由魏入秦 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③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等 ④商鞅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  ) 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 B.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符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 C.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 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 14.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下列变法中的哪一举措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 A.建立县制 B.军功授爵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 15.下列哪项是老子提出的思想: (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春秋无义战” 16.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他教育平等思想的是(  ) A.有教无类 B.创办私学 C.不耻下问 D.因材施教 17.《周礼》中“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的记载,是关于不同青铜器的铸造配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