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艰难抉择 痛失爱子 整体感知 课文两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0):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入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已经先后牺牲了5位亲人。 47岁的弟弟毛泽民 28岁的妻子杨开慧 29岁的弟弟 毛泽覃 24岁的堂妹毛泽健 19岁的侄子毛楚雄 不仅如此,还有5位亲生子女有的不知去向,有的下落不明,有的过早夭折…… 在朝鲜战争众多的牺牲者中,又多了一位毛主席深爱的长子——— 毛岸英 补充资料 从小,岸英就跟随父母四处奔波。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14岁,岸英独自去苏联留学。 8岁,他跟随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母亲牺牲后,他流落街头,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后来,岸英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24岁,毛泽东又亲自把刚回国不久的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而今,得知自己最杰出的孩子在战场上牺牲了, 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共学:感受丧子之痛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圈出关键词,说说感受。 交流汇报:我找到的句子是 ,通过 描写,我体会到了 。 练习接读 噩耗传来,毛主席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老来丧子,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 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60的毛主席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整整一天——— 没说一句话 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课文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热了几次”说明了毛主席在得知噩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只能“借烟消愁”,侧面写出了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虽然表面未曾泪流满面,未曾撕心裂肺地呼喊,但他的内心已“心如刀割”。 毛主席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课文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震惊,他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更加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尽管岸英童年颠沛流离,他捡过破烂,拉过人力车,但——— 尽管岸英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一次次冒着枪林弹雨,但———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练习接读 正是因为岸英从小历经磨难,所以主席心怀愧疚,不敢面对,不愿面对,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反问自己:(生接读) 正是因为和岸英的聚少离多,却没有机会补偿了,所以他只好独自舔舐悲痛,一遍遍地反问自己:(生接读)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缩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课文 刻画出了毛主席面对噩耗失去爱子的悲痛心情。突出了毛主席对儿子的无限眷恋,渴望再一次见到儿子的强烈愿望。 练习接读 岸英逝世时,毛主席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生接读) 心中不停地呼唤着儿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