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次 第2周 节次 第1节 日期 9.15 课题 1.身边系统初探秘 课时 1 备课组 6年级信息 主备人 复案人 学习 目标 1.信息意识 通过生活案例(如生态缸、智能家居)说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能列举3个以上生活中的系统。 2.计算思维 区分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人工系统(如供水系统)、复合系统(如智能生态缸),用表格对比三者差异。 3.数字素养 通过生态缸优化活动,初步理解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工作过程,能用文字描述控制系统的基本逻辑。 4.信息社会责任 结合智能家居节能案例,讨论系统优化对生活的意义,培养观察生活中科技应用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了解系统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掌握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的区分。 教学 难点 能理解复合系统中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结合(如智能生态缸);能分析控制系统输入-计算-输出的工作过程。 教学 用具 PPT课件(含生态缸、智能家居等系统案例图片)、生态缸视频。 教学过程 课堂任务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时间:10分钟) 1.播放视频:小智一家旅行回家,摸黑找灯、开空调的场景(教材P002情景); 2.提问:如何让设备自动满足求?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协同工作’的例子?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系统(如洗衣机洗衣、学校铃声系统)。 可增加学生熟悉的案例(如红绿灯系统)。 任务一 (时间:15分钟) 一、探究系统概念 1.出示生态缸图片,提问:小鱼为何能在无人喂养的生态缸中存活? 2.总结系统定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3.举例: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自然系统)、供水系统(人工系统)。 二、系统类型分类 1.出示表格(自然/人工/复合系统),讲解分类标准; 2.举例:智能农业系统(自然系统:农作物生长;人工系统:滴灌设备)→ 复合系统。 1.小组讨论:生态缸中的生物(鱼、水草)与非生物(水、砂石)如何相互作用; 2.记录笔记:系统的定义及关键词(相互联系、有机整体)。 1.完成活动手册任务:将气候系统、排水系统、智慧农业分类填入表格; 2.小组分享:说明分类理由,如智慧农业=农作物(自然)+传感器(人工)。 用动画演示生态缸中物质循环。 增加校园系统案例(人工系统:教学楼;复合系统:校园安防)。 任务二 (时间:10分钟) 一、案例分析:定时供氧系统 1.提问:生态缸中的定时供氧系统如何工作? 2.引导学生拆解过程:输入(设定时间)→ 计算(时间比较)→ 输出(供氧); 3.总结: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根据输入作出决策并输出动作。 1.结合教材P005案例,填写活动手册表1-1-1。 优化方式:加入温度传感器; 对应功能:温度过高时自动降温; 2.同桌互查:描述输入-计算-输出过程。 用流程图卡片让学生动手拼贴“定时供氧系统工作流程。 小结 (5分钟) 1.思维导图总结:系统的定义→类型(自然/人工/复合)→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2.提问:本节课你能说出哪些系统?复合系统有什么特点? 作业 布置 基础作业:在活动手册表1-1-1中补充2种生态缸优化方式(如加入pH传感器监测水质),并说明对应功能。 拓展作业:拍摄家中的1个复合系统(如智能冰箱:自然系统———食物保鲜;人工系统———温度控制),标注其组成部分,下节课分享。 版 书 设 计 1.什么是“系统”? 定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例:生态缸、人体循环) 2.系统的类型: 自然系统(生态系统、气候系统) 人工系统(供水系统、电梯系统) 复合系统(智能生态缸=生态系统+传感器) 3.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输入(信号)→ 计算(处理)→ 输出(动作) 反思 目标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准确说出系统的定义,能区分复合系统,基本目标达成。 问题所在 部分学生对相互作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