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 / 6 / 6.1 记念刘和珍君 / 编号:23956244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最冷的作家就是鲁迅。” “鲁迅的基础体温着实非常高。” ———当代作家毕飞宇 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民族魂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所作的的挽联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字 ,后改 , 是他1918年发表 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 周树人 豫山 豫才 “鲁迅”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者简介: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16部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 主要作品 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1.文章从行文思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请结合已给内容,概括出其他两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并将其填人图中①②处。 2.请根据“写作缘由———纪念烈士”这样的提示,在图中③④⑤⑥⑦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3.鲁迅先生写这篇纪念文章时心情是很复杂的,但主要有两种情感。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并将其填入图中⑧处。 记念 刘和 珍君 ① 写作缘由———纪念烈士 ⑧ 写作必要——— 记念的内容 ④ ⑤ ⑥ ② 经验教训———请愿无用 ⑦ 记念 刘和 珍君 ①记念的目的 写作缘由———纪念烈士 ⑧ 控诉暴行,沉痛悼念 写作必要———唤起民众 记念的内容 ④交往过程———暗自惊诧 ⑤遇害事实———悲愤交加 ⑥遇害经过———从容转辗 ②记念的意义 经验教训———请愿无用 ⑦死难意义———奋然前行 【提示】 事迹与表现 品格 追求真理 预定《莽原》(毅然) “风潮”领袖 虑及母校(黯然) 始终微笑 府门前喋血(欣然) 敢于反抗 有远见、有责任感 温和善良 勇敢坚毅、不畏生死 先看刘和珍做了哪些事,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这些事迹和表现主要反映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