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 / 浙美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水墨游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编号:23959452

第二单元 水墨游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6 科目:小学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水墨,形态,表现,自然,作品,观察
预览图 1
小学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备 课 教 师 单元主题 水墨游戏 单元 分析 单元背景:水与墨的交融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大自然中的水更是形态万千,充满生机。本单元以 “水墨游戏” 为主题,围绕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态展开,通过《点点滴滴》《变幻的云》《下雨了》《潺潺小溪水》四课,引导学生在水墨创作中感受水的灵动与墨的韵味,体验水墨艺术的奇妙,培养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色彩和线条有初步的感知,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他们对大自然中的水(如水滴、云、雨、溪水)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对水墨这种艺术形式接触较少,对笔锋运用、水分控制等技巧缺乏了解。在将自然现象转化为水墨画面时,需要教师引导其观察形态变化和感受水墨特性。 大观念 水墨艺术能通过丰富的笔墨技法,生动展现大自然中水的多样形态,让学生在 “玩” 水墨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与艺术之趣,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基本 问题 水墨如何通过点、线、块面等元素表现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态?我们怎样在水墨游戏中运用笔墨技巧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学习 活动 第5课 点点滴滴 尝试用甩墨、点墨、压墨、滴墨等方法画点,观察不同笔锋、用笔轻重、水分多少带来的变化,用水墨表现生活中的 “点”。 第6课 变幻的云 观察不同天气、时段云的形态,用墨块结合勾线的方法,通过轻盈流畅的用笔和浓淡变化的墨色表现云的多变。 第7课 下雨了 观察雨的不同形态,结合古汉字 “雨” 的写法,用不同粗细、力度、角度的线条和点表现下雨的情景。 第8课 潺潺小溪水 学习水墨石头的绘画步骤,用不同长短、曲直、疏密的线条表现小溪水流的形态,添加小鱼、落叶等元素丰富画面。 单元 目标 1. 审美感知:感受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态之美,体会水墨艺术通过点、线、墨色变化表现自然的独特魅力,理解画家作品中对自然的情感表达。 2. 艺术表现:初步掌握甩墨、点墨、勾线等水墨基本技法,学会控制用笔轻重和水分多少,能用水墨表现水滴、云、雨、小溪等自然景象。 3. 创意实践:在水墨创作中,尝试用不同的笔墨方法表现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情景,展现对自然的个性化感受。 4. 文化理解:了解水墨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增强对自然和传统艺术的热爱。 单元 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 审美感知 1. 能说出水墨作品中表现的水的形态(如水滴、云朵、雨丝、溪水),并描述这些形态带来的感受 2. 能简单分析作品中用水墨表现水形态的方式(如用点表现水滴、用流畅线条表现溪水) 3. 能表达自己对水墨作品中自然之美的理解 课堂提问、作品欣赏分享记录、观察记录 艺术表现 1. 能正确使用毛笔、宣纸、墨汁等水墨工具 2. 掌握至少两种水墨技法(如点墨、勾线、晕染),画面能体现笔墨的浓淡或线条变化 3. 能完成一幅包含水元素的完整水墨作品 课堂操作观察、水墨作品评价、技法练习反馈 创意实践 1. 选择的水形态元素具有一定的童趣或独特性(如带有花纹的云朵、会跳舞的雨丝) 2. 能在作品中体现自己对水形态的个性化想象(如给小溪画上游动的彩色小鱼) 3. 尝试运用不同的水墨效果(如浓墨点、淡墨晕染)表现水的特点 创意作品分析、学生创作思路分享、小组互评 文化理解 1. 能说出水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 2. 能表达出通过水墨创作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3. 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水墨作品及背后对水形态的观察与想象 课堂问答、主题交流记录、作品介绍分享 合作交流 1. 在观察水形态环节,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现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在技法练习时,能与同学交流用笔、控墨的小技巧 3. 在作品互评时,能说出他人作品的优点并简单提出自己的建议 小组活动观察记录、小组互评表、教师评价 学习态度 1. 积极参与水形态观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