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备 课 教 师 单元主题 巧折巧剪 单元 分析 单元背景:纸艺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折纸、剪纸等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和动手乐趣。本单元以 “巧折巧剪” 为主题,通过《折纸扇》《“东南西北”》《纸翻花》《折纸玩具》四课,引导学生在折、剪、画、粘的实践中,感受传统纸艺的魅力,制作富有创意的纸玩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体会手工制作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手工活动充满兴趣,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处于发展阶段,已掌握简单的折纸和剪贴技能,但对复杂折痕的规划、对称图形的制作以及创意变形的设计仍需引导。他们喜欢直观、有趣的实践活动,对 “玩中学” 的形式接受度高,且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适合通过分步指导和创意拓展激发创作热情。 大观念 传统纸艺通过巧妙的折、剪技法,既能创造出实用美观的作品,也能转化为好玩的玩具,在动手实践中传承文化智慧,培养创意与乐趣。 基本 问题 如何运用折、剪、粘等技法制作出好看又好玩的纸艺作品?传统纸艺玩具的 “变” 与 “玩” 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习 活动 第10课 折纸扇 了解扇子的文化内涵,学习用折、粘的方法制作纸扇,尝试设计不同造型的扇面。 第11课 “东南西北” 掌握 “东南西北” 的基础折法,通过拼贴、添画等方式创新玩法(如猜谜、角色扮演)。 第12课 纸翻花 探究纸翻花 “多变” 的秘密,学习折叠和翻变技巧,制作能变换多种花样的纸翻花。 第13课 折纸玩具 制作纸跳蛙、纸陀螺、纸火箭等动态玩具,运用剪、画、贴装饰作品,探索玩具的玩法与改进方法。 单元 目标 1. 审美感知:感受传统纸艺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会折纸玩具的趣味性与创意性。 2. 艺术表现:掌握折、剪、粘、画等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纸扇、“东南西北”、纸翻花及简单折纸玩具的制作。 3. 创意实践:在制作中尝试个性化设计(如装饰图案、创新玩法),展现独特的想法。 4. 文化理解:初步了解纸艺的传统价值(如扇子的礼品功能),乐于与他人分享作品和玩法。 单元 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 审美感知 1. 能说出纸艺作品(如纸扇的花纹、纸翻花的色彩)的美观之处 2. 能描述折纸玩具(如纸跳蛙的造型、纸陀螺的装饰)带来的趣味感受 3. 能对他人作品的外观或创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堂提问(描述作品特点)、作品欣赏分享记录、观察学生对作品的评价互动 艺术表现 1. 能安全、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折纸时折痕清晰、对称准确,粘贴牢固不脱落 3. 能独立完成至少 3 件单元内的纸艺作品(如 1 把纸扇、1 个 “东南西北”、1 个折纸玩具) 作品成品检查(完整性、工整度)、制作过程观察记录、工具使用规范评分 创意实践 1. 能在作品上添加个性化装饰(如自己设计的扇面图案、给纸陀螺画独特花纹) 2. 能尝试创新玩法(如给 “东南西北” 加谜语、改进纸火箭让它飞得更远) 3. 愿意将不同作品组合(如用纸翻花搭配 “东南西北” 玩游戏) 创意作品分析(装饰细节、玩法创新点)、小组创意分享会评价、学生自陈创意思路 文化理解 1. 能说出 1 个关于纸艺的小知识(如 “扇子古代是礼物”“纸翻花叫‘十八翻’”) 2. 愿意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家人或朋友,传递快乐 3. 能在分享时介绍作品背后的简单文化信息(如 “我做的纸扇像古代的礼品”) 课堂问答(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作品赠送 / 分享记录、主题讨论(纸艺的用处) 合作交流 1. 在技法学习时,能倾听老师或同学的示范讲解 2. 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在 “玩具展销会” 等活动中,能清晰介绍自己的作品玩法,也能认真倾听他人介绍 小组活动观察记录(互动情况)、同学互评表(是否乐于助人)、课堂交流表现评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