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 / 浙美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学习好帮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编号:23959457

第三单元 学习好帮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6 科目:小学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习,用品,制作,创意,评价,铅笔
预览图 1
小学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备 课 教 师 单元主题 学习好帮手 单元 分析 单元背景:学习用品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亲密伙伴,既具有实用功能,又蕴含着创造与美的可能。本单元以 “学习好帮手” 为主题,从学生熟悉的铅笔、画框、档案袋等学习用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用品中的改进空间,通过创意设计与手工制作,将实用需求与审美表达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 “设计让学习更有趣” 的理念,培养爱护文具、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生活观察能力,对身边的学习用品有高频接触和直观认知,且乐于参与手工制作类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能使用剪刀、胶水等基础工具完成简单的粘贴、装饰等操作,但在 “实用与美观结合” 的设计思维、材料的创意运用以及步骤性制作(如画框的拼接)方面需要引导,对 “物品改进” 的逻辑思考能力也需通过具体案例启发。 大观念 身边的学习用品可以通过创意设计变得既实用又美观,设计与制作的过程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智慧,让学习生活更有序、更有趣。 基本 问题 如何发现学习用品在使用中的小问题并进行改进?怎样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学习用品? 学习 活动 第1课 铅笔的小创意 观察不同创意铅笔的独特之处,思考铅笔在使用中的可改进点,利用身边材料对自己的铅笔进行装饰和功能改进。 第2课 美丽的画框 观察公共场所安全标识,分析图形、色彩、形状含义,结合场景设计标识。 第2课 美术档案袋 认识美术档案袋的收纳功能,了解其构成要素,选择牢固的材料制作档案袋,通过拼贴、彩绘、剪贴等方式装饰。 单元 目标 1. 审美感知:能发现学习用品在实用功能之外的美观元素,感受创意设计带来的视觉乐趣。 2. 艺术表现: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掌握铅笔装饰、画框拼接、档案袋制作的基本方法,完成至少一件改进或制作的学习用品。 3. 创意实践:能结合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对学习用品进行个性化改进或制作(如独特的铅笔装饰、有创意的画框造型、个性化的档案袋标题)。 4. 文化理解:认识到有序整理学习用品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文具、收纳物品的良好习惯,体会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 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 审美感知 1. 能说出所观察的创意学习用品中包含的实用元素和美观元素,并描述这些元素带来的感受 2. 能简单分析学习用品中实用与美观结合的处理方式(如色彩搭配、造型设计) 3. 能表达自己对创意学习用品所传递的生活气息的理解 课堂提问、学习用品欣赏分析记录、观察记录 艺术表现 1. 能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制作学习用品的工具 2. 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作品结构稳固;装饰简洁有序,画面整洁 3. 能完成一件完整的创意学习用品(如装饰铅笔、小画框、档案袋) 课堂发言评价、手工制作作业评价、制作过程记录 创意实践 1. 选择的学习用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2. 能在作品中体现自己对学习用品的个性化设计(如独特的装饰图案、专属标记) 3. 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如卡纸、布条、瓶盖等)表现学习用品的特点 创意设计作业分析、小组分享评价、创意实践记录 文化理解 1. 能说出家乡与学习用品相关的 1-2 个特色事物(如本地生产的文具、传统文具样式) 2. 能表达出通过制作创意学习用品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3. 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制作的学习用品及背后的设计想法 课堂问答、主题讨论记录、学习用品设计说明作业 合作交流 1. 在分享学习用品使用体验环节,能认真倾听他人分享并给予回应 2. 在制作练习时,能与同学交流操作经验(如粘贴技巧、材料选择) 3. 在作品互评时,能客观评价他人作品并提出合理建议 小组活动观察记录、小组互评表、教师评价 学习态度 1. 积极参与学习用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