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综合评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驴友”是“旅游”的谐音,众多“驴友”游历大江南北。下图为部分“驴友”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四条旅行路线中,沿途地势起伏较小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 2.下列是“驴友”在网上分享的沿途见闻,其中合理的是( ) A.路线1的“驴友”:我到达了“世界屋脊” B.路线2的“驴友”:我看到了面积最大的盆地 C.路线3的“驴友”:我经过了地势三级阶梯 D.路线4的“驴友”:我穿越了秦岭山脉 读中国最美六大草原分布图,完成3~4题。 3.中国最美六大草原( ) A.大多数位于非季风区 B.遍布五个自治区 C.主要位于亚热带 D.多分布于湿润区 4.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5~8题。 5.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南北气温普遍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6.7月“沙堆中煮鸡蛋,石板上烤烧饼”的地方可能是( ) A.西宁 B.哈尔滨 C.昆明 D.吐鲁番 7.下列四个城市中,最适宜避暑的是( ) A.拉萨 B.海口 C.武汉 D.广州 8.从我国温度带划分看,海口位于( ) A.暖温带 B.亚热带 C.中温带 D.热带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9~11题。 9.四地中( ) A.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 B.北京夏季气温最高 C.武汉气温年较差最大 D.广州年平均气温最低 10.四地的降水变化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特点是( ) A.纬度越高,年降水量越大 B.纬度越低,雨季开始越晚 C.纬度越高,雨季时间越长 D.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1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全年寒冷干燥 B.北京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武汉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湿润 D.广州全年炎热多雨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领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图,完成12~14题。 12.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上中游 C.中游 D.中下游 13.如图所示,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洪涝灾害 B.凌汛 C.水土流失 D.围湖造田 14.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调控中下游水量 B.发展渔业养殖 C.增加上游河段流速 D.调控下游支流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完成15~17题。 15.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寒潮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 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C.洪涝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 D.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 16.②灾害主要影响我国的( )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上游地区 17.青藏高原地区几乎不受①灾害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C.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地理时,绘制了部分笔记。据此完成18~20题。 18.笔记序号与下列地区所在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黄土高原 B.②—东北三省 C.③—塔里木盆地 D.④—青藏高原 19.将笔记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 A.甲—华北平原 B.乙—澜沧江 C.丙—秦岭 D.丁—云贵高原 20.该同学记录的关键词与所学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黑土广布、土质肥沃 B.②: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③: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D.④:沙漠绿洲、油气丰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1.阅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及部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