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湘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3986417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评价(含解析)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评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4年,湖南宁乡沿河村实行土地整村流转试点,所有田地流转至村集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土壤改良、水系规划、机耕道修整、荒地复垦等,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据此完成 1~2题。 1.湖南宁乡沿河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 2.“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目的主要是( ) A.降低耕地流转费 B.减少劳动力成本 C.增加作物种类 D.提高耕地质量   下面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 3~4题。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内陆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D.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4.影响我国耕地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几年,黔东南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制度,这样每年就可少制作教材若干万册。读图,回答5~6题。 5.教材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自然资源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海洋资源 6.这种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⑥⑦   读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显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 A.矿产资源种类多 B.区域分布广泛 C.相对集中 D.储量丰富 8.矿山富含大量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中国各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支撑作用。下列不属于矿山过度开采造成的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全球变暖  ———滇中引水”工程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是我国最大的在建引水工程。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题。 9.修建“滇中引水”工程是因为该地区的水资源( ) A.季节分配不均 B.污染严重 C.地区分布不均 D.浪费严重 10.与规划路线②相比,选择路线①的原因可能是( ) A.引水里程更短,建设成本低 B.沿线降水丰富,补给水源多 C.沿线人口较多,需水量更大 D.沿线地势平坦,建设难度小  ———丹水北运”是利用“北煤南运”的闲置返空运力,将丹江口水库的水,通过浩吉铁路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据此完成11~12题。 11.“北煤南运”反映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情况是( ) 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12.“丹水北运”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沿线地区缺水问题 ②减少浩吉铁路运力浪费 ③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④减轻丹江口水库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沿海,在距离该市海岸线11千米的海域,坐落着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据此完成13~14题。 13.莱州市海域建设的“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 C.空间资源 D.生物资源 14.“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具有的深远意义是( ) A.提供清洁能源,保障能源安全 B.改善海洋生态,保障海洋安全 C.增加海洋食品,保障国土安全 D.探明海洋资源,保障资源安全   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形式。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瓜州县发展光热储能项目得益于( ) A.距海远,人口密度大 B.多山地,地势起伏大 C.海拔高,气温比较低 D.降水少,光照强度大 16.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有( ) 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保障能源安全 ③全面取代石油 ④降低能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资源”一词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下图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