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 学会依法办事 / 编号:24009624

6-2学会依法办事课件(共47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遵守,法律,新知,探究,依法办事,社会
预览图 0
(课件网) 探究新知 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 ★ (部编版)八年级 上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遵德守法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6.2 学会依法办事 新知导入 此时,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呢? 依法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 3.诉讼的类型? 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生活观察 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业,一直拖欠工人工资。老板和20多名工友多次讨要工资未果,决定到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反映悄况。接待人员了解情况后向中心负责人报告,很快请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商。 县劳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取证并向公司负责人讲理讲法,劳动仲裁部门工作人员到该公司调取考勤记录,确认应付工资数额,银行根据要求将公司账户余额优先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经过多部门联动,公司负责人最终与工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思考:结合案例,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你法办事。 点拨: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并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 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 探究拓展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三条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 思考:以上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结合生活经验,分享你自觉守法的事例。 点拨: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闯红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等。 探究新知 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镜头一 高三学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遂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镜头二 村民张某等人将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李某经营。李某因发展柑橘种植获利颇丰,张某等人看着眼红,想毁约。村干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张某等人进行教育,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同样受侵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探究新知 【笔记】 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探究新知 依法办事的要求 2025年2月,百万粉丝网红“两个小段”在抖音发布视频,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严重,导致过敏。视频中她情绪激动控诉胖东来处理态度敷衍,仅提出赔偿500元及送保温杯,引发舆论热议。 2月4日胖东来立即下架涉事品牌产品,成立专项调查组,承诺全面复查所有内衣产品,并公开致歉。2月14日,经三家权威机构检测,内裤符合国家标准,质量无问题。但承认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对涉事员工进行降职、免职处理。按客诉标准奖励顾客500元并承担医疗费用。因顾客未核实事实便发布视频,认定其涉嫌侵犯名誉权,原则上索赔100万元。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 “两个小段”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在维权时,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诉求与遵守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思考:“两个小段”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在维权时,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诉求与遵守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 1、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两个小段”在没有充分证据或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视频,声称内裤掉色导致过敏,这构成对产品声誉的损害。这种行为涉及诽谤或损害商业信誉。且这些描述对胖东来的名誉造成了损害,这构成侵犯名誉权。 2、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两个小段”在维权过程中采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