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课题:儿童乐园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语,采取“经历(过程)—习得(结果) —形成(表现) ”的结构,叙写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并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重点: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措施:通过画图、列算式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六、教学资源: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小本子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核心问题、子 问题串及活动任务设计 等) 学生生成预设 教师调控(理答、点拨、 演示等)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1.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特别喜欢去儿童乐园玩吧,我给大家带来一幅儿童乐园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入乘法 问题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画一画,算一算。 师:结合图给大家说说这个“2”代表什么含义?这个算式代表几个几?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认识乘法。 2.认识乘法 (1)介绍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师: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也有自己的名称。 生试说,出示“乘号,乘数,乘数,积”,师指生读读。 师:结合图,说“2、3”分别代表什么? 这个加法算式中有“3”吗? 它在哪儿?师圈生数. 师小结:乘法算式表示的也是3个2,因为表示含义相同,所以结果也相同。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架小飞机上有多少人。 (2)深化理解 师:仔细看图,如果又增加了3架小飞机,现在小飞机上有多少人?独立写。 师:结合图说含义,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师:看图,如果小飞机再多一些,怎么算? 10架坐多少人?20架呢?30架呢?100架呢? 师:为什么都用乘法解决,怎么不用加法呢?有什么感受? 3.巩固应用 师:我们集中解决了小飞机的问题,现在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解答并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完成书上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书上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书上第33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书上第33页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融会贯通 师:今天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有3架飞机,每架上有2人。 生2: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生3:小朋友在坐火车,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坐了4人。 ...... 生1:有3架飞机,每架上有2人,一共有多少人? 生2: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有多少在坐船。 …… 生1:数出来的。2、4、6,一共有6人坐小飞机。 2+2+2=6(人) 生:2×3=6 生:有3个2, 生1:2+2+2+2+2+2=12(人) 生2:2×6=12(人) 生:这样相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生1:10个2 生2:20个2 生3:30个2 ...... 生4:都用乘法。 生:加法太长了,在加数相同的情况下用乘法算更简便。 预设1:我解决的是候车区有多少人,我画的点子图,横着看,是2个4相加,竖着看是4个2相加,结果是一样的。乘法算式是:4×2=8(人),或2×4=8(人)。 预设2:我解决的是有多少人坐小火车。我画的小数线,一节小火车坐4人,一共有6节,就是6个4,乘法算式是6×4=24(人)。 预设:用乘法表示真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儿童乐园 师板书:2+2+2=6(人) 板书:3个2 板书:2×3=6 读作:2乘3等于6。 引导学生再次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