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授课人:曾老师 第三单元 用算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认识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能够补全多分支结构的程序并运行,验证算法。 1 初步了解利用多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思考 课堂导入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需要经过判断才能做出选择: 开展体育运动时,如果下雨,就在室内活动,否则就可以在室外活动; 车辆出停车场时,如果已经交费,就打开道闸,否则不打开道闸; 儿童乘坐火车时,如果超过6周岁,就要买票,否则可以免票。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如果……那么……否则……” 这样的说法来描述 学习活动 一 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二 验证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算法的分支控制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单分支、双分支等。 双分支结构也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做出判断,再选择相应路径的过程。 单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 即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否则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 这种形式的选择语句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关联词“如果…那么…否则…”。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如下图所示,在高速公路行车,如果要去服务区,那么可以靠右行驶否则就靠左直行;乘坐火车时,如果儿童年龄不满6周岁,那么可以免票,否则就要购买车票。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依据多个不同条件给出不同结果的程序结构就是多分支结构。 例如,具有两个判断条件、两个双分支的结构就是多分支结构。 前面一课中“判断闰年”的流程图描述就体现了多分支结构。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执行多分支结构语句时: 1. 先判断条件1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就转向其中的“是”分支并执行语句组1; 2. 如果不成立,则转向“否”分支。继续判断条件2,如果条件2成立,就转向其中的“是”分支并执行语句组2; 3. 否则,转向其中的“否”分支并执行语句组3。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下面是多分支结构的基本格式: if 条件1: 语句组1 elif 条件2: 语句组2 else: 语句组3 elif可理解为else if(“如果上一个条件不成立,再检查下一个条件”),用于在不满足一个if条件的前提下检查另一个条件。 学习活动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学习活动2: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前面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你是不是很想用程序实现与验证这个算法呢?下面就一起来探究吧。 学习活动2: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多分支结构能够根据多个判断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2.程序要依据算法来编写,目标是实现与验证算法。 3.在生活与学习中,要学会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识别问题情境中的判断与选择,利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与提升 拓展与提升 阅读下面有关购买火车票的多分支结构程序,补充缺失的语句,保存并运行程序,输入不同的年龄,观察执行结果。 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 好 好 学 习 天 天 向 上 授课人:曾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