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 编号:24030537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0-07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器官,眼球,光线,结构,感知,形成
预览图 9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
(课件网)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目录 01 情境导入 02 新课内容 03 近视成因及预防 04 课后总结 05 当堂检测 情境导入 通过生活情境,引出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话题 生活情境 设想放学路上的天气变化 放学路上天气突变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可能的反应 学生回答: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以此应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 感知器官 分析感知天气变化涉及的器官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学生回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经验等。 判断天气变化的依据 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 参与感知的器官 学生回答的器官 学生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这些器官协同工作。 器官系统协同作用 眼睛、耳朵等获取信息,神经系统传递,大脑分析,运动系统做出反应,共同完成感知。 新课内容 详细介绍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器官和原理 感知器官 眼是视觉器官,可以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产生视觉,让我们看到世界。 视觉器官 耳朵是听觉器官,可以听到周围环境物体发出的声音,产生听觉,感受声音魅力。 听觉器官 舌是味觉器官,可以尝到食物的酸、辣、苦、甜、咸,产生味觉,享受美食滋味。 味觉器官 鼻是嗅觉器官,可以闻到周围的香、臭及各种气味,产生嗅觉,分辨不同气味。 嗅觉器官 皮肤也是重要感觉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 触觉器官 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我们才产生了各种感觉,是感知的核心。 大脑的作用 了解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器官 眼球结构 眼球结构观察顺序 观察眼球结构时,应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逐步了解其构造。 01 眼球外层结构 眼球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透明,可透过光线;巩膜坚韧,保护眼球内部。 02 眼球中层结构 中层有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调节瞳孔大小,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03 眼球内层结构 内层是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04 眼球内容物 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共同作用,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05 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视觉形成 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进入眼球 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开始视觉形成的第一步。 晶状体折射 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使光线发生偏折,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成像 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传导 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大脑进行分析处理。 大脑形成视觉 大脑对传来的神经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形成视觉,让我们看到清晰的物体。 瞳孔的调节 瞳孔可随光线强弱调节大小,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扩大。 泪液的作用 泪液能湿润眼球表面,保持角膜的透明度,有助于光线的进入。 耳和听觉 了解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内耳感受声波。 耳的结构组成 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入中耳。 外耳的作用 中耳有鼓膜、听小骨等,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将声波传入内耳。 中耳的结构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刺激。 内耳的结构 声波经外耳道传至鼓膜,鼓膜振动经听小骨传至耳蜗,产生神经信号传入大脑。 听觉的形成过程 双耳效应能帮助我们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增强对空间的感觉。 双耳效应 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还与身体的平衡有关,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动作协调。 内耳的其他功能 近视成因及预防 探讨近视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