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037814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物体,望远镜,目镜,物镜,远处,镜筒
预览图 1
初中物理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新知梳理 一、望远镜 1.构造:望远镜由 镜和 镜组成。如图5-5-1甲所示的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 镜。 2.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简易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 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外侧附近成 、 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物体(物镜所成的实像)经目镜成 、 的虚像。 二、视角 1.视角是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如图5-5-2所示。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越 。 2.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 有关,还和 有关。 三、简易望远镜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1.设计:自制的望远镜可以采用单片的凸透镜作为目镜和物镜。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过大,取放大倍率为2~3倍的即可。应选择焦距较长、直径较大的凸透镜作为 镜,焦距较短、直径较小的凸透镜作为 镜。在用望远镜对不同远近的物体进行观察时,需要调节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镜筒可以设计成两段,让物镜的镜筒较目镜的镜筒粗一些,这样套在一起,便于在使用时调节。 2.制作:根据凸透镜的焦距、直径等数据,以及对镜筒长度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圆筒状物品,也可以通过截取适当尺寸的长方形纸板,并把它卷起来制成镜筒。 3.调试:把 镜筒插入 镜筒内,把目镜放到眼前,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在观察时要通过对镜筒长度的调节,改变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直到在望远镜中看到远处物体清晰的像为止。 四、探索宇宙 1.宇宙中有很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 ,地球是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一颗 。 2.光的传播速度是3×10 km/s,光在真空中传播1年(按365 天计算)所经过的距离约为 km,称为1光年。已知光穿越银河系所需的时间是 10 万年,则银河系的直径约 km。 应用示例 类型一 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例1 如图5-5-3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规律总结]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立的。 类型二 望远镜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例2 (2023北京朝阳区期末)(多选)小阳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结构如图5-5-4甲所示,其中物镜的焦距为20cm,目镜的焦距为5cm 。经过不断调试,他看到了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远处物体经物镜成像在其焦点附近 B.眼睛看到的是远处物体的倒立实像 C.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25 cm 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距离眼睛很近的位置 课堂小结 第 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新知梳理】 一、1.物目 凸透 2.照相机 倒立 缩小 放大 正立放大 二、1. 大 2.物体本身的大小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三、1.物目 3.目镜 物镜 四、1.恒星 行星 2. 9.46×10 9.46×10 【应用示例】 例1 倒立、缩小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放大的虚 远视 例2 ACD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