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一章 地球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046450

第一章 综合提优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日期:2025-10-11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地球,城市,树影,地球仪,回答,下列
预览图 2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综合提优测试卷 地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唐代诗人张若虚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下图为太阳系类地行星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诗句中的“孤月轮”绕转的行星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2.下列关于“孤月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 C.体积很大密度很小 D.该天体表面没有大气层 2024年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月18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下图为我国宇航员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回答3~4题。 3.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地轴 C.地球的极点 D.地球的经纬线 4.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下列能准确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环境的是( ) A.太阳系现存七大行星 B.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C.月球是地球的人造卫星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 地球仪(下左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同学们制作了简易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下右图)。读图回答5~6题。 5.同学想要成功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现象,需要的条件有( ) ①地球仪不发光 ②有模拟太阳光照射 ③地球仪不透明 ④地球仪不停地自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中地球仪上的P点位于F点的正东方向 B.所有纬线都是等长的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赤道是0°纬线 读下列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30°S,45°W) B. (30°S,45°E) C. (30°N,45°W) D. (30°N,45°E) 8.就相对方位而言,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平行光束模拟太阳光照、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9.按图中所示方向绕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交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 ①③ 10.图中四个城市时刻最晚的是( ) A.雅加达 B.北京 C.东京 D.悉尼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右栏图分别为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下列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方向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 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12.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 ) A.地球的自转有关 B.地球的公转有关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D.四季更替有关 13.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时刻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乙—丙之间 B.乙—丙—丁之间 C.丙—丁—甲之间 D.丁—甲—乙之间 14.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该日北京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一年中( ) A.白天的时间最短 B.日出时间最早 C.室外人们的衣着最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 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的时候,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广州、南宁和拉萨四城市(下图)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并留存了截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小明用表格统计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的时候,发现截图上没有城市名称,他用序号①②③④进行了标注,并运用地球运动原理对各城市数据进行了比较(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城市都是昼短夜长 B.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是纬度较低的广州和南宁 C.城市①和④中,④日出较早,是拉萨 D.城市②和③中,③日出较早,是广州 16.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