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编号:24050514

土地资源学案(原卷+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土地,我国,利用,类型,耕地,土地资源
预览图 0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和利用类型齐全的特点。 2.通过读图,理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3.结合实例,认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1.综合思维 2.人地协调观 一、总量大,种类全 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 2.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8种利用类型。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 [易错易混] 地形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园地、湿地、草地、林地等。 3.我国耕地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此外,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二、分布不均 1.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 农业生产部门 耕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种植业 林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山区 林业 草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和盆地 牧业 [知识拓展] 耕地的分类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基于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土地的形态特征,耕地进一步细分为水田和旱地。 水田一般指被水源充分滋润的土地,一般用于种植对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如水稻。 旱地则指没有自然水源或者土地不适合进行水田种植的地区,适合种植一些耐旱的作物,如小麦。 [补充] 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也是我国1月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分界线,由此决定了南北的水热条件,构成了北为旱地、南为水田的土地利用类型。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等。 2.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 重难突破 重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跟踪训练 1.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旱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华北平原———林地 2024年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3年净增1 758万亩。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2~3题。 2.③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戈壁 3.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①②、③、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 A.种植业、牧业、林业 B.林业、种植业、牧业 C.种植业、林业、牧业 D.渔业、牧业、林业 4.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地为源,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是基于( ) ①人口基数大 ②耕地分布不均 ③耕地比重小 ④土地类型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基础巩固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获悉,2024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选项是按林地、草地、旱地和水田排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2.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