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一) 座号 题号 一 二 总 分 得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 丽丽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 A.昼夜更替 B.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 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一天 D.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方向是顺时针 .图上的哪个点可以满足“坐地日行八万里” (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某同学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演示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公转方向是a B.此刻①地正处于黑夜 C.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年 D.①地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5.关于图中地球仪所在公转轨道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昼长夜短 B.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正午影子最短 C.此时是夏至日,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D.此时是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醉汉林”是该岛独特的景观,它是在大风长期吹拂下导致树木迎风面的树枝受损,而背风面的树枝得以正常生长,形成树冠向背风面延伸的不对称形态。读火地岛示意图和当地“醉汉林”景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火地岛位于 ( ) A.热带 B.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7.根据盛行风向判断,火地岛“醉汉林”树冠一般朝向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二十四节气歌》有如下表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廿:二十)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如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我国各地 ( ) A.开始进入春季 B.开始进入冬半年 C.同时进入夜晚 D.昼夜基本平分 9.古诗:“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描述的应为 ( ) A.南方地区的夏至节气 B.北方地区的秋分节气 C.西北地区的冬至节气 D.青藏地区的春分节气 10.地球运动的特点有 ( ) A.沿纬线方向自东向西转变 B.阳光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 C.地轴是倾斜的,且角度不变 D.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4月25 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成功实现“太空会师”。如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如图公转轨道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2.“太空会师”当天,北京市 (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13.图2是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我国古代有许多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诗句“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描写的春季节气是 ( ) A.清明 B.雨水 C.谷雨 D.春分 15.“晷”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的意思是日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达了极限,夜晚的时间从此逐渐变长。该诗句描述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多分布在(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7.读图,以下大洲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