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 / 1.翰墨菁华 / 编号:24078700

【大单元·任务式】人美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翰墨菁华》精品课件(30页)

日期:2025-10-13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青铜器,何尊,教学体系,书法,宝鸡,审美
预览图 12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课件网) 翰墨 菁华 第 1 课 第三单元 人美2024版大单元教学八年级上册《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 你知道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导 入 导 入 CONTENTS 书法作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潮流和书法家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本课我们将了解历代书法的多样化风格以及审美演变,感受翰墨的意趣。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教学体系 你知道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导 入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周代 秦代 汉代 商代 教学体系 讲 授 何尊铭文(拓片) 古人把重要的事件或思想写成文字铸造在青铜器皿上,刻在甲骨和石头上,写在竹简、木牍和纸上。从这些文字中能看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最早的“中国”一词就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何尊上。何尊内部底面刻有122 字铭文,其中出现了“宅兹中国”的字样。这些铭文浑厚、苍茫,颇有潇洒、率真之态。 何尊(青铜器) 周 1963 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教学体系 讲 授 观看视频了解何尊 何尊(青铜器)周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 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青铜器) 周 1963 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教学体系 讲 授 何尊(青铜器)周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铸刻在青铜书法作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潮流和书法家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本课我们将了解历代书法的多样化风格以及审美演变感受翰墨的意趣。 何尊(青铜器) 周 1963 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教学体系 讲 授 何尊(青铜器)周 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思考:器上的金文有怎样的特点 金文与其他的篆书在风格上有哪些不同 何尊金文笔画粗犷,结构严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同期其他篆书相比,何尊金文更显庄重与古朴。 任务一 赏析经典书法作品,了解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 感知发现 教学体系 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讲 授 祭侄文稿(书法,局部) 唐 颜真卿 兰亭序(书法,局部) 晋 王羲之 唐冯承素摹本 黄州寒食诗帖(书法) 宋 苏轼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请阅读作品的文字,结合这三件作品的历史背景,说说书法家在书写时有着怎样的思想与情感。 教学体系 观看视频 教学体系 《祭侄文稿》 讲 授 历史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与常山太守颜果卿父子等率先抵抗颜果卿之子颜季明在平叛中英勇牺牲。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颜真卿命人寻找颜季明的尸骨,仅得头颅,于是挥泪写下这篇祭文。 思想情感:满含着颜真卿对侄子颜季明深切的悲痛、愤怒与怀念之情。从“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等语句能感受到他对叛军的痛恨,以及对颜氏一门忠义却遭遇悲惨结局的悲愤。书写时情绪激动,墨色浓淡变化大,笔画粗细相间,涂改之处颇多,更显其情感的跌宕起伏、悲痛欲绝,是其情感在笔墨间的直接倾泻。 祭侄文稿(书法,局部) 唐 颜真卿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教学体系 观看视频 教学体系 《黄州寒食诗帖》 讲 授 历史背景:苏轼因“鸟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生活清苦,又逢寒食节,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帖。 思想情感:诗中以及书法中都饱含着苏轼被贬后的落寞、惆怅与孤苦之情。“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等诗句写出了他在黄州的寂寥岁月,对时光流逝、自身境遇的无奈。书法上,字体大小错落,笔画或粗重或纤细,如“破灶烧湿苇”中“灶”“湿”等字,体现出他当时郁闷、压抑的心境,同时也有其在困境中仍坚守自我的倔强与旷达。 宋 苏轼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教学体系 观看视频 教学体系 天下第一行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