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四课 《足量喝水》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四课 《足量喝水》 课标要求 本课程需要学生知晓喝水对身体的作用与健康饮水种类,掌握每天喝 800-1000 毫升水等方法,养成科学饮水习惯,提升健康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的重点内容,聚焦 “科学饮水” 这一贴近学生日常的健康主题。教材以 “为何喝水 — 喝什么水 — 怎样喝水” 为逻辑主线,先通过案例强调 “水是生命之源”,再阐述喝水的好处、健康饮水种类,最后明确足量喝水的标准与时间,符合二年级学生从具象认知到简单方法掌握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载体,为后续健康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生活习惯养成关键期,日常饮水多依赖家长提醒,缺乏主动饮水意识,且易被甜味饮料吸引,对 “足量喝水” 的标准和好处认知模糊。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直观、互动性强的学习形式,具备初步观察和表达能力,适合通过视频、实践记录、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教学,帮助他们建立科学饮水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 健康意识:明确 “水是生命之源”,知晓喝水对身体的作用(运送营养、调节体温等),树立 “主动足量喝水、优先选白水” 的健康观念。2. 健康技能:掌握每天喝 800-1000 毫升水的标准,知道起床后、课间、运动后等关键饮水时间,能辨别健康与非健康饮品(如白水 vs 含糖饮料)。3. 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减少对含糖饮料的依赖,能在家长监督下记录每日饮水量,向家人分享科学饮水知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喝水对身体的四大好处:运送营养、调节体温、保持大脑清醒、利于排便。2. 明确健康饮水种类:优先选择白水,少喝或不喝汽水、奶茶、果汁等含糖饮料。3. 掌握足量喝水的标准:每天 800-1000 毫升,主动饮水不等待口渴。 教学难点 1. 理解 “800-1000 毫升” 的实际水量(如换算成常见水杯的杯数),避免抽象数字难以感知的问题。2. 克服对甜味饮料的偏好,将 “优先喝白水” 的认知转化为日常自觉行为。 课前准备 1. 教师:制作包含饮水知识、案例、练习题的 PPT;准备《水对身体的秘密》科普视频(时长 3-5 分钟,含身体缺水表现、喝水好处动画);准备 500 毫升水杯实物、白水与含糖饮料(汽水、奶茶)样品、“每日饮水量记录表” 模板、饮水调查表格。2. 学生:提前观察家人常喝的饮料,记录 1-2 种;带好自己的水杯(标注容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水对身体的秘密》科普视频,播放前提出观看要求:“请大家认真看视频,注意视频里说我们身体里有多少水,以及缺水时会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 视频内容包含:动画演示 “身体 70% 是水”、小朋友缺水后口渴、头晕、尿液变黄的场景,以及喝水后恢复活力的画面。2. 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提问导入:(1)“视频里说我们身体大部分是什么?大家知道水对我们有多重要吗?”(2)“视频里的小朋友缺水后有哪些不舒服?你们平时有没有过口渴、嘴巴干的情况?那时候是怎么做的?”(3)“既然水这么重要,那我们每天该喝多少水?喝什么水才健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足量喝水》,做健康饮水小达人。”3.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对学生提到的 “身体里都是水”“口渴了就喝水”“喜欢喝果汁” 等答案进行肯定,同时梳理学生的认知误区(如 “口渴才喝水”“甜味饮料更健康”),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边看边小声交流:“原来我们身体里这么多水!”“我上次口渴也像视频里的小朋友一样嘴巴干”,主动记录视频中的关键信息(身体缺水表现、水的重要性)。积极举手回答教师问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