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 / 华东师大版(2024) / 二年级 全一册(2024) / 第三课 沟通交流 / 编号:24125153

【华东师大版】二年级全册 第3课 沟通交流-教案 体育与健康

日期:2025-10-19 科目:小学体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沟通,学生,教学,情境,学习,劝说
预览图 2
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 第三课《沟通交流》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3课《沟通交流》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一些基本的礼貌交流用语,并能初步运用。2.能在体育游戏中,用简单的语言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3.愿意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不害怕和陌生的小伙伴一起游戏交流,感受交流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该教材中第三课“沟通交流”,紧密贴合二年级学生生活场景设计内容,实用性与情境性突出。课程围绕“如何鼓励”“如何劝说”两大核心沟通场景展开,如通过手工课上鼓励情绪低落的小洁、语文课堂劝说睡觉的小涛等具体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沟通的方法;同时设置自我测评、想一想、说一说等互动环节,如判断大扫除、作业冲突等情境中沟通方式的对错,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沟通技巧。此外,课程将沟通交流与日常学习、体育活动相结合,既符合二年级学生具象化的认知特点,又能帮助其建立初步的友好沟通意识,为后续社交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适应小学生活,具备简单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往能力,但在面对他人情绪、纠正他人不当行为时,缺乏有效沟通方法,易出现表达生硬或不知所措的情况。他们对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内容兴趣浓厚,教材中手工课、课堂、体育活动等熟悉场景,能快速吸引其注意力;同时,此阶段学生开始关注同伴看法,渴望融入集体,对“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存在学习需求,与第三课“沟通交流”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便于开展针对性教学。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素养:让学生知晓与陌生人打招呼、鼓励同学、劝说同伴等沟通场景,掌握鼓励要肯定特长、劝说要讲清道理的要点,能区分沟通行为对错。2.技能素养:使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正确沟通,能判断沟通行为对错,在小组活动中主动沟通分工。3.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增强主动沟通意愿,树立友好沟通意识,培养团队沟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掌握“鼓励夸特长、劝说讲道理、打招呼讲礼貌”的核心沟通方法,能在模拟情境中运用。2.辨别沟通行为对错,建立基本判断标准。3.学会在=活动中主动沟通配合。 教学难点 1.不同真实情境中灵活调整沟通方式,避免机械套用话术。2.自身或他人有情绪时,能先平复情绪再理性沟通。3.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想法,兼顾他人意见,提升团队沟通效率。 课前准备 准备“找朋友”游戏场景卡片、沟通教学视频、PPT课件、备好长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互动导入(5分钟) 1.分发“找朋友”游戏卡片,讲解规则:根据卡片场景,在教室中寻找“同伴”并尝试沟通;2.巡视观察学生沟通表现,记录典型案例。 1.抽取卡片,理解场景内容;2.主动寻找同伴,用自己的方式沟通;3.完成沟通后回到座位,分享沟通感受。 以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贴合二年级学生喜欢互动的特点;初步暴露学生沟通中的问题,为后续教学铺垫。 情境教学学习沟通方法(15分钟) 学习“如何鼓励”1.播放PPT展示“手工课小洁不开心”情境图,提问:“小洁觉得作品丑、讨厌手工,该怎么鼓励她?”2.引导学生思考“小洁的特长是什么”,总结“鼓励要夸特长”的方法;3.组织学生分组模拟该情境,巡视指导。学习“如何劝说”1.播放“语文课堂小涛睡觉”情境图,提问:“直接说‘不能睡觉’有用吗?该怎么劝说?”2.引导学生分析“睡觉会错过知识”,总结“劝说要讲道理”的方法;3.邀请学生上台表演,示范正确劝说过程。 学习“如何鼓励”1.观察情境图,举手分享自己的鼓励方式;2.分组模拟,一人扮演小洁,一人扮演鼓励者,实践鼓励方法;3.小组展示后,互评沟通效果。 学习“如何劝说”1.观看图片,讨论“错误劝说方式的问题”;2.思考并分享合理劝说话术;3.上台表演,感受“讲道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