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154368

第五、六单元 晚清至民国前期阶段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10-21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国,清政府,列强,思想,上海,近代
预览图 0
第五、六单元 晚清至民国前期阶段检测 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列强通过这些条约 (  ) 年份 条约 1842 中英《南京条约》 1843 中英《虎门条约》 1844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A. 获得了一些殖民特权 B. 可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C.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派军驻扎中国战略要地 2. 《南京条约》的签订,在清政府看来,新的税则比旧的自主关税略高,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可省却争执;领事裁判权不过是“以夷制夷”“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 A. 竭力争取国家利益 B. 缺乏近代主权观念 C. 固守闭关自守政策 D. 摒弃天朝上国思想 3. 1858年中英谈判期间,咸丰皇帝坚持以全免洋货关税与鸦片弛禁为条件,换取洋人罢议公使驻京。这缘于 (  ) A. 传统华夷观念影响 B. 鸦片战争清军战败 C. 清廷主权意识增强 D.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4. 下表是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年份 广州 上海 1844 3340 480 1847 2530 1100 1850 1670 1190 1853 1050 1720 1856 1730 3190 A. 外贸逆差的加剧 B. 经济结构的变迁 C. 外贸中心的变动 D. 新式工业的兴起 5. 下图所示著作是鸦片战争后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所撰,该书 (  ) A. 确立近代国家意识 B. 开阔人们国际视野 C. 保障福建海防建设 D. 追求民主政治制度 6.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新建的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  ) A. 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 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C.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 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7. 据统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7年至1904年,共生产火炮742尊,步枪65300支,炮弹160万发,子弹860万颗,地雷、水雷1500个,火药667万磅。从1868年到1875年,共造铁壳蒸汽动力炮船16艘,小铁壳船5艘,还设立翻译馆,请外国人翻译数理化书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 A.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新政目标 B.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 C.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D. 达到了保障国家安全的目的 8. 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19世纪80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据此可知,近代上海 (  ) A. 是应用新技术的重要窗口 B. 民众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C. 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D. 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9. 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节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节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 A. 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 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 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 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10.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这些措施表明 (  ) A. 中国已经摆脱民族危机 B. 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 洋务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19世纪后半期以来,列强热衷于在中国修建铁路。日本报纸《朝日新闻》曾称:“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这反映出 (  ) A. 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 中国近代交通体系完善 D. 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 12. 1897年底,我国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他主编的《上海新报》上评论说:“整个中国,书籍生意大幅增长,连印刷机都跟不上这步伐。”这反映了 (  ) A. 民众文化水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