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测试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 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 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初,夏代最高统治者的名号是“后”,因此,夏启被称为“夏后启”。“后”最初的意思是生 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夏代最初的统治者是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部 族的,俨然是一个大家长。这说明,夏朝 A.早期国家形态已成熟 B.已经形成完备的宗法制 C.仍具有氏族组织色彩 D.形成家国一体政治观念 2.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 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3.《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706年,楚国攻伐随国(西周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随 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然而,战国以后,楚与韩、赵、魏、燕、齐、秦并列七雄,同 称“冠带”(礼仪)之国。这说明 A.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剧烈 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增强 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高一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4.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墨子主张“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 敢下比”。韩非子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三者都主张 A.建立中央集权 B.强调君主权威 C.注重以法治国 D.改善阶级关系 5.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评价秦始皇:“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 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 始皇 A.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修筑长城维护边疆稳定 C.首创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D.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 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行天下,考察多地风情,往往刻石记功,如琅琊石刻载:“上农 除末,黔首是富”“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以明人事,合同父子”等,顾炎武指出“秦之任刑 虽过,而其访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这表明秦朝 A.重建西周等级制度 B.重视整顿社会风俗 C.确立儒家意识形态 D.首创重农抑商政策 7.右图所示为一枚出土于广西象州的秦国半两铜钱,经鉴定该半两铜钱最可能铸造于战 国时期。该币重量为10.05克(按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的标准,半两铜钱的标准重量约 为7.89克)。当地出土的秦代半两铜钱,直径误差小于0.4厘米,厚度误差小于0.2厘米。 据此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战国流行私铸货币之风 B.秦朝铸币逐步走向规范 C.秦国直接管辖岭南地区 D.秦朝未能真正统一币制 8.汉代初期,以关中为主的直辖郡县由中央派遣的郡守、县令用汉朝的法律进行管理,而 关东那些诸侯王国在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权,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 国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这说明当时 A.实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 B.推行分封制稳定社会秩序 C.地方割据威胁了中央集权 D.郡国并行制适应统治需要 高一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测试 高一历史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夏朝统治利用族群关系,仍具有氏族组织色彩,C项正确;早期国家形态成熟是在西周时期, 排除A项;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