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师: 上课时间: 捉迷藏 目录 01 游戏导入唤醒耳朵 02 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03 分段欣赏抓住主题 04 创意表现唤醒想象 05 完整复听综合体验 06 课堂总结拓展生活 游戏导入 唤醒耳朵 01 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请一位同学戴上眼罩,其他同学悄悄地躲起来。听听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躲藏时 很紧张,心跳加快 寻找时 很期待,仔细听声音 这些心情,都被捕捉进了我们今天要欣赏的钢琴曲《捉迷藏》里。 蒙眼捉迷藏:先让心跳说话 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02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 音乐忽快忽慢, 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画面? → 心情如何变化? 紧张、兴奋、期待、神秘... 音乐是如何描绘这些心情的? 这首曲子有两个好朋友———快主题和慢主题,它们正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 闭眼聆听:让场景自己浮现 分段欣赏抓住主题 03 听这段音乐,你觉得孩子们在做什么? 用动作表现:小跑步、轻轻跳跃 节奏模仿:X X X | X X X | (跑跑 跑 跑跑 跑) 情绪描述:紧张、兴奋、快乐 快板主题:跑出来的兴奋 这时候音乐变了,孩子们在干什么呢? 用动作表现:踮脚走路、仔细寻找 节奏模仿:X - | X - | (走~ 走~) 情绪描述:神秘、期待、仔细 慢板主题:踮脚走的神秘 听到快主题就站起来躲藏,听到慢主题就坐下寻找,看谁反应最快! 快主题 → 躲藏 站起来,做躲藏动作 VS 慢主题 → 寻找 坐下,做寻找动作 快慢对比:动作反应赛 创意表现唤醒想象 04 请为两个主题设计不同的动作,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小组讨论创编 为快、慢主题各设计三个新动作,要求与节奏型吻合且富有童趣。 展示交流 展示创编成果,并用“我选择XX动作因为...”的句式进行解说。 评选“最佳表演组” 其他组用“点赞”手势投票,鼓励创意,降低创编门槛。 动作创编:把旋律跳成舞 把听到的音乐画出来,快主题用什么颜色?慢主题用什么线条? 快主题:用 短促折线 、 暖色 表现跳跃 慢主题:用 绵延曲线 、 冷色 表现神秘 图画表现:让颜色听见声音 用特别的掌声为心目中的最佳组喝彩! 最佳创意奖 最佳合作奖 让掌声本身,再次强化快慢主题的节奏! 最佳表演组评选 完整复听综合体验 05 让我们跟着音乐,完整地玩一次“音乐捉迷藏”! 快主题 面向圆心 做躲藏动作 慢主题 背对圆心 做寻找动作 准确切换比动作花哨更重要! 全曲联动:动作与旋律同步 课堂总结拓展生活 06 音乐是会讲故事的朋友 “音乐像 会说话的彩色风 ” “音乐是 藏在空气里的连环画 ” 只要用心聆听,就能发现很多美好的故事。 一句话回顾 和家人一起,继续我们的音乐探索! 1 向家人介绍钢琴曲《捉迷藏》。 2 用课堂学会的动作示范快、慢主题。 3 邀请家人一起创编新的“家庭版”捉迷藏动作。 分享句式: “这首曲子告诉我____,所以我用____动作表现” 家庭任务:把音乐带回家 感谢您的观看 202X/01/01 教师: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捉迷藏》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中的钢琴独奏曲目,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优秀作品。乐曲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了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时的生动场景。 音乐特点分析: 第一主题:速度快,节奏活泼,旋律跳跃,生动表现孩子们躲藏时的紧张兴奋 第二主题:速度慢,旋律舒缓,抒情优美,表现寻找过程中的期待与神秘感 结构清晰,两个主题对比鲜明,易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形象思维为主,对游戏题材有浓厚兴趣;能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但需要具体引导。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20分钟。具备基本的节奏模仿能力。喜欢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