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4301033

第十三章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讲义 (教师版)

日期:2025-11-06 科目:高中物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电流,交变,线圈,流的,变电,变化
预览图 5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
 交变电流 电磁波 传感器 课程标准 备考策略 1.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式交变电流。 2.知道远距离输电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3.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认识电磁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5.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 6.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知道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7.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各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名称、特征和典型应用。 实验十五: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1.熟记基础知识,掌握交变电流的特点、图像及规律;注重交变电流四值适用的条件,掌握求解四值的基本方法。 2.掌握变压器模型及远距离输电模型,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应用物理模型,并对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 3.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与发射及电磁波谱,关注电磁波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联系实际,能够根据电磁理论的发展过程,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科学素养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1.交变电流 (1)定义 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2)图像 如图所示: 图甲、乙、丙、丁所示电流都属于交变电流,图戊所示电流属于恒定电流。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产生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可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 只有转轴和磁场垂直时,才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2)中性面及其特点 ①定义: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 ②特点: a.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感应电动势为0。 b.线圈转动一周,2次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图像 用以描述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 (4)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①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Emsin ωt。 ②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u=Umsin ωt。 ③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Imsin ωt。 其中ω等于线圈转动的角速度,Em=nBl1l2ω=nBSω。 3.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周期和频率 ①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即线圈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s),公式T=。 ②频率(f):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2)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T=。 (3)交变电流的“四值” ①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②峰值:交变电流(电流、电压或电动势)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也叫最大值。 ③有效值: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的值叫作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对正弦式交变电流,其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为E=,U=,I=。 ④平均值:用E=n来计算。 教材链接·想一想 请仔细阅读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6“拓展学习”———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分别串联一个灯泡后,并联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三盏灯亮度相同。怎样才能使灯泡L1变亮、灯泡L2变暗? 提示:与灯泡L1串联的是电感线圈,要使灯泡L1变亮,应减小感抗,即减小f或L,或同时减小f和L;与灯泡L2串联的是电容器,要使灯泡L2变暗,应增大容抗,即减小f或C,或同时减小f和C。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一定会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 ) 2.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最大。( × ) 3.线圈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动势为0,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