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原因,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了解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 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陈胜吴广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家国情怀) 一、秦的暴政 ①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希望让自己的皇位千秋万代世袭下去的梦想是否实现了?为什么? 思考:从歌谣中,你读出了哪些历史信息?这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 秦朝时民谣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1.秦始皇的统治特点 一、秦的暴政 2.暴政的表现 赋税沉重 至于始皇,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xiǎng),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猪)之食—《汉书·食货志》 (1)赋税沉重 1/3养家糊口 2/3上缴国家 田租 口赋杂赋 自用 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交国家。 赋税沉重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一、秦的暴政 2.暴政的表现 北击匈奴、修长城 50万 南戍五岭、开灵渠 50万 建阿房宫、骊山墓 70万 修驰道、运粮饷 200万 其他 100万 老弱病残 550万 妇女 1000万 成年男丁 450万 材料二:(秦朝)丁男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上吊)于道树,死者相望。--司马迁《史记》 (2).徭役、兵役繁重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 一、秦的暴政 一、秦的暴政 死刑:族、车裂、腰斩、定杀、烹、枭首、磔 肉刑:劓、刖、黥、挖眼、膑 (3)残酷的刑法 材料二:秦朝时,走在街上你会看到有的人脸上刺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有的人只有一只脚……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死刑:坑杀,腰斩,车裂等十几种 肉刑:膑、刖、墨等 秦法:族诛、连坐 2.暴政的表现 材料一: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教材P51材料研读 2.暴政的表现 一、秦的暴政 (4)焚书坑儒 ①目的: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②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乃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