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月考专区 / 七年级上册 / 编号:23987342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28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技术,遗址,西周,时期,发现,水利
预览图 4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1~5课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考古学家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 ) A.农耕生活 B.进化过程 C.王朝更迭 D.阶级分化 2.下图是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人类遗址大多位于( ) A.南部地区 B.北部地区 C.高山地带 D.大河流域 3.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 A.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B.掌握了钻孔技术 C.具有爱美意识 D.过着集体生活 4.旧石器时代,华南和中原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植被繁茂的森林,需用砍砸器进行劈砍,故流行粗大的砾石工具;而东北地区是温带的森林草原,故多使用小型的刮削石器来切割、刮削等。这说明影响工具制作的因素是( ) A.思想观念 B.智力水平 C.自然环境 D.生产技术 5.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6.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玉器工艺领先世界 B.具有原始审美观念 C.丧葬文化十分兴盛 D.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7.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该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该地区当时( ) A.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B.已经形成早期城市 C.水利设施非常完善 D.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8.这场战争是部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局是以黄帝之弱势胜了蚩尤之优势,之后黄帝又趁势收复了中原,使华夏族各部落实现了团结统一。“这场战争”发生在( ) A.阪泉 B.牧野 C.涿鹿 D.朝歌 9.大禹在十三年间竭尽全力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最能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自强不息精神 B.改革创新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无私奉献精神 10.夏朝与商朝建立之初,都非常注重建立或加强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法。这些做法旨在( ) A.对外扩张疆域 B.完善法律制度 C.强化国家统治 D.维护奴隶权益 11.西周的祭祀制度规定,天子祭祀用九鼎,第一个鼎内盛放牛肉,称为“大牢”,以下各鼎依次为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减少后两味,卿大夫减少三味,士用猪、鱼、腊三味,普通百姓只能望鼎兴叹。材料表明西周( ) A.贵族生活奢靡 B.社会等级分明 C.分封制已瓦解 D.农耕文化先进 12.如表是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由此可见( ) 《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中国,中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的事件,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A.文献记载都是真实历史 B.考古发现史料价值最高 C.史事全都没有统一定论 D.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论证 13.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到:“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无地无民。穷到向人民借贷,不能偿还,藏在台上避债。周人称这台为避债台。”这反映出( ) A.礼崩乐坏 B.王室衰微 C.政治腐败 D.赋税沉重 14.下图所示年代尺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5.春秋时期,金属货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可见当时( ) A.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