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 历史摸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7 小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涂黑。) 1.考古发掘是获取考古资料的重要途径。以下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的考古资料是( ) A.北京人复原图 B.北京人狩猎场景象图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猪纹陶体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黄帝(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B.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的前身 C.推行了禅让制 D.主持治水有功 3.《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尚书·多士》记载:“殷革夏命。”而20世纪50年代末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中晚期,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说明( ) A.三重证据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B.考古发现可以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佐证 C.考古发现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D.考古是探寻历史真实的唯一途径 4.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有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A. B. C. D. 5.《史记·商君列传》中有以下记载:“平斗桶、权衡、丈尺”,这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内容相关( ) A.确立县制 B.建立户籍制度 C.鼓励耕织 D.统一度量衡 6.下面是孔子部分学生的家庭出身。该表体现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 学生 孟懿子 司马耕 端木赐 原宪 颜回 子路 家庭出身 贵族 贵族 富商 贫寒 贫寒 贫寒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以致用 D.仁者爱人 7.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秦朝基层官员的任命条件之一,品德高尚的基层官员容易受到地方民众的尊重,更有利于处理烦琐的地方性事务。这一任命条件旨在( ) A.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完善选官制度 C.提高民众道德水平 D.削弱诸侯势力 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9.据题表可知,汉代( ) 时间 措施 汉初 允许民间铸造铜钱 公元前119年 颁布“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公元前118年 废一切旧币,改铸五铢钱 A.货币首次出现统一 B.重视政令的及时调整 C.经济管理力度加强 D.调配货币的措施得当 10.下列思维导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1.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27万余人。这一时期西晋人口数量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B.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12.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A.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东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D.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 1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A.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14.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等果树,这些作物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反映了当时( ) A.南方经济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