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 / 人文与社会 / 黑教版 / 四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沿江话风物 / 2.三江平原好地方 / 编号:22633118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小学校本课程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黑土,三江,平原,沼泽,学生,开发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 课题 《三江平原好地方》教学设计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及“三江”名称的由来;掌握黑土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重要性,理解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知道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开发历程及意义。2.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感受黑土地的珍贵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体会“北大荒精神”,激发对家乡建设者的敬佩之情。 重点 黑土的特性与价值、沼泽湿地的生态意义、“北大荒”的开发历程。 难点 理解沼泽面积锐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辩证看待农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黑土冒油花,筷子插发芽———打一中国地理区域。”学生猜测后揭示答案:三江平原。2.地图定位:展示三江平原地形图,学生标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汇合区域。 通过谜语激发兴趣,快速聚焦主题;地图标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明确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 讲授新课 (一)走进黑土世界活动一:黑土探秘(实验观察)教师展示黑土样本(或图片),学生观察颜色、结构,结合教材描述其特点(如“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足”)。问题讨论:“为什么黑土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稀缺性与重要性)活动二:数据对比提供世界三大黑土地面积数据(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三江平原),学生分析三江平原黑土资源的珍贵性。(二)认识沼泽天堂活动三:湿地功能辩论播放三江湿地景观视频,学生欣赏。分两组就沼泽应该如何发展进行辩论:正方:“沼泽应优先开发为农田。”反方:“沼泽需重点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教师补充1975-1990年沼泽面积锐减数据(244万→113万公顷),引导学生思考过度开发的后果。知识拓展:介绍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如退耕还湿)。(三)“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播放视频展现北大荒开发历程。活动四:时空穿越剧学生分角色扮演“垦荒队员”“现代农民”“生态学家”,用不同视角讲述“北大荒”变“北大仓”的故事。问题引导:“开发北大荒带来了哪些利与弊?如何平衡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案例分享:展示建三江稻米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图片,说明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直观观察与数据对比结合,强化学生对黑土特性的认知,培养珍惜资源的意识。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数据冲击引发反思,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角色扮演增强代入感,帮助学生理解开发历程的艰辛与复杂性;科技案例激发对现代农业的向往。 课堂小结 总结三江平原的“黑土—湿地—粮仓”三位一体关系,强调“用科技守护生态,用责任延续繁荣”。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绘制包含黑土、湿地、农田、动植物的生态链关系图。提高作业:采访家中长辈,了解本地农业发展的变化。拓展作业:以“黑土小卫士”身份,撰写一封保护黑土与湿地的倡议信。 板书 三江平原好地方黑土世界:肥力高、稀缺→珍惜沼泽天堂:生态屏障→保护“北大仓”:开发与平衡→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好地方 三 江 平 原 黑土冒油花,筷子插发芽 ———打一中国地理区域。 三江平原 三 江 平 原 目录 黑土世界 沼泽天堂 “北大仓” 01 02 03 黑土世界 第一部分 仔细观察,黑土有什么特点? 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壤中含大量微小孔隙,牢牢锁住大量空气、水、养分。这样的土壤含水量高,经阳光反射,就会显得亮晶晶的,仿佛抹了一层油似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