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 / 桂科版(信息科技) / 六年级下册 / 主题三 智能汽车守安全 / 任务二 安全带未系提醒 / 编号:22885017

第3单元第2课《安全带未系提醒》课件+素材【桂科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安全带,提醒,模块,新知,未系,系统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2课 安全带未系提醒 (桂科版)六年级 下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明确在网络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在与同学在线讨论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知识产权。 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探索安全带未系提醒的知识,查找不同车型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差异,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理解系统通过座椅压力传感器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同时检测安全带锁舌是否插入锁扣,依据输入信息进行判断并输出提醒。 知道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的功能和模块组成,在学习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知识时,引导学生对汽车安全相关信息保持敏锐感知。 02 新知导入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 2、熟练绘制安全带未系提醒算法流程图。 3、了解利用计算机编程验证方案。 02 新知导入 活动背景 壮壮和爸爸妈妈准备外出游玩,妈妈刚坐上副驾驶座位,还没来得及系好安全带就接到外婆的电话,粗心的爸爸开动汽车后,汽车通过语音提醒要系好安全带。壮壮好奇地问:“它是怎么知道妈妈没系好安全带的?” 03 新知讲解 一、议一议 当座位上有人时,提醒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与小组成员讨论并完善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小贴士 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通过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同时会检测安全带的锁舌是否插入锁扣中。 03 新知讲解 一、议一议 座椅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安全带锁扣处检测到的开关量信号 当计算模块生成提醒指令时,输出信号控制提醒装置;若无提醒指令生成,则不进行提醒动作。 03 新知讲解 任务拓展 座椅压力传感器多基于压阻效应原理工作。当有物体施加压力在座椅上,传感器内部的敏感材料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压力传感器中,压力作用下其内部晶格结构发生微小形变,导致电子迁移率改变,从而使电阻值改变。这种电阻变化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模块,以此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人。 而安全带锁扣处的检测,是利用微动开关。当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微动开关闭合,形成通路,输出的电信号表示安全带已系;锁舌拔出,微动开关断开,输出信号表示未系。 03 新知讲解 二、想一想 用模块 A 表示安全带检测,模块C表示警报。模块A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让模块 C发出警报 当模块 A 检测到安全带未系时,可以让模块 C 发出警报。 03 新知讲解 任务拓展 声音警报拓展:常见的声音警报是蜂鸣器发出的声音。不同车型的蜂鸣器声音频率、响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差异。有些车辆会根据车速等因素调整蜂鸣器的警报策略,如在低速行驶时,蜂鸣器声音相对柔和、频率较低;在高速行驶时,声音更响亮、频率更高,以引起驾乘人员足够注意。此外,部分高端车型还会采用语音提示的方式,如 “请系好安全带” 等语音信息,更加直观易懂。 03 新知讲解 三、填一填 用真值 1(表示“是”)和 0(表示“否”)表示模块 A、模块C的状态,完成输入和输出状态真值表。 输入 输出 模块A(安全带系好) 模块C(发出警报) 1 0 1 0 03 新知讲解 四、绘一绘 结合下列各项,绘制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算法流程图。 否 是 该流程图描述一个简单逻辑过程。从 “开始” ,输入 A 后判断 A 是否为 1 。若 A 为 1 ,令 C 为 0;若 A 不为 1 ,令 C 为 1 ,最后流程 “结束” ,体现条件分支的基本逻辑。 03 新知讲解 五、做一做 在搭建智能小车(如下图)的基础上编写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程序并运行结果。 03 新知讲解 在下列程序空白处填人“请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已系好! 填一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