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根据以下图示推断,王某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与邻居发生纠纷将对方打成重伤 B.拨打110谎报警情扰乱社会秩序 C.签订合同后未按时完成约定义务 D.擅自使用他人肖像进行经营宣传 2.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是( ) (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触犯法律)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后果) A.李某因沉迷网络而逃学旷课,夜不归宿 B.吴某伙同他人实施网络诈骗,数额巨大 C.张某与人争吵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残疾 D.陈某在网上散布不实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3.下面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 →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A.丁某醉酒驾驶机动车 B.黄某借钱但到期不还 C.王某高空抛物致行人重伤 D.李某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屡劝不止 4.2024年12月13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因犯受贿罪、行贿罪等五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由此可见( ) A.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B.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C.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 D.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 5.某县一55岁男子为寻求刺激,在县城北四环的马路边上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一路过的小孩眼睛被炸伤。目前,该男子已被警方行政拘留十日。本案中该男子的行为属于( ) A.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6.新修订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如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一旦发现违规设立相关场所,将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这一规定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7.在某中学初二3班组织开展的法治案例研讨活动上,小颜分享了一个案例:中学生李某因琐事与王某争执,故意将对方推倒在地,导致对方轻微擦伤。派出所对小李处以200元罚款并批评教育。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8.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这体现了民法典确立的原则是( ) A.创新 B.绿色 C.自由 D.平等 9.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他表示:“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老刘履行合同义务时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 B.诚信 C.自愿 D.绿色 10.以下对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①某网店进行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②李某在某服装店试穿衣服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自愿原则 ③某快递公司以不招女性为由拒绝小美参与求职应聘———诚信原则 ④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市企业有优先权———绿色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年12月30日,河北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对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该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 ) ①远离犯罪,珍惜美好生活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④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 ) A.占有、使用、转让、捐赠的权利 B.占有、收益、挥霍、处分的权利 C.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D.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