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年春统编七下道法期中期末复习提纲读记与测试(下)1 (读记版)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1课时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1.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1)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 人生道路 提供有益启迪。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 重要密码 。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 行为方式 ,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包括哪些内容?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 规律 ,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 实践 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 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创造与创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 实际的利益 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第2课时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怎样形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 主导性 、 根本性 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 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3.怎样做到讲仁爱? (1)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 天地万物 。 (2)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4.怎样做到重民本? (1)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 地位和作用 ,爱民保民利民。 (2)我们应当站稳 人民立场 ,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5.怎样做到守诚信? (1)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2)我们应当树立 诚信意识 ,做诚实守信的人。 6.怎样做到崇正义? (1)要求我们坚持做 正确的事 ,做符合道义的事。 (2)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 道义 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7.怎样做到尚和合? (1)要求我们追求 和谐 ,强调多样性统一。 (2)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 多样性统一 ,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8.怎样做到求大同? (1)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 和谐美好 的理想社会。 (2)我们应当热爱 祖国和人民 ,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1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1.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 以人文化成天下 ,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 道德情操 的涵养。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 处世方法 。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 教化思想 。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 美学追求 。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 生活理念 。 3.怎样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