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最能体现法治意识的是( ) A.发现同学偷窃他人财物后,立即向老师或公安机关报告 B.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时,私下找亲戚强行占回土地 C.网购到假货后,因怕麻烦选择忍气吞声不再追究 D.考试时看到好友作弊,碍于情面没有向监考老师举报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下列情形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A.物业公司要求业主补缴物业管理费 B.小治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辆被判处拘役 C.因公安机关不办理改名登记而提起行政诉讼 D.赵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3.刘某某因交通违法,不想驾照扣分,逃避交通安全审验教育学习。联系赵某某,让其代为处理,以50元一分的价格收购驾照分。最终,交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刘某某请他人接受处罚和记分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罚款150元。对此案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到行政处罚 ②刘某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③学会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④刘某某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12月27日,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樊某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樊某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依法行使了监察权,伸张正义 B.践踏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依法受到惩处 C.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D.我们要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以下是学校法治宣传栏的案例: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起石头砸坏了路边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贩卖机中的十余袋零食。随后,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录像将两人抓获,二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和三百元罚款。上述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②要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③认清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郑、小方是某校初一 (1)班学生,他们相约驾驶二轮电动车去公园游玩。小郑载着小方,在公路上飙车且逆向行驶。行驶至公园前与驾驶三轮电动车的王某相撞,致使王某重伤。交警部门认定小郑承担事故全责。经法院审理判决小郑父母赔偿王某各项经济损失计69万余元。围绕这一案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赞同的正确观点是( ) A.小治:小郑侵害王某的生命健康权,应依法担责 B.小李:小郑父母不是肇事者,无需承担全部责任 C.小豫:小郑违反交通法规致人重伤,应加重处罚 D.小安:王某没有安全意识,也应承担事故的责任 7.每年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同学们拟设计普法宣传展板,能选用的案例有( ) ①将他人丢失的物品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②董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 ③球迷观赛时向场内投掷物品,被行政拘留七日 ④某平台盗用他人照片用于商品宣传,被诉侵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表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6.7万余人,同比上升58.5%。诈骗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国家强制力 9.八年级(1)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小商同学扮演民事法庭的审判长,他模拟审理的案件可能是( ) A.王某单独或伙同他人拐卖儿童若干人 B.社区居民刘某被邻居李某家的狗咬伤 C.司机醉驾不服处罚将交警队告上法庭 D.张某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获利五百万元 10.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除维护公共安全必要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