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期末专区 / 七年级下册 / 编号:22890732

2025春统编七下道法期末复习读背提纲(第4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背诵版+自测版)

日期:2025-05-03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法律,社会,保护,体系,原因,社会主义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025春统编七下道法期末复习读背提纲(第4单元)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1框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我国的法律体系的性质及原因 (1)性质: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2)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建立依据: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 (2)核心:宪法。 (3)统帅:宪法。 (4)主干:法律。 (5)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6)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 (7)意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8)不断完善的原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 不断完善的意义: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9)青少年的做法: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第2框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的重要作用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3.法律怎样维护社会秩序 (1)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2)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3)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因及做法 (1)原因: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做法: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②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法律怎样促进社会发展 (1)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2)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1框 认识民法典 认识民法典 (1)概况:①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②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③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2)含义: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3)实施的意义: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4)与道德的关系: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5)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2框 保护人身权 1.认识人身权 (1)原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内容: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3)做法: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2.正确认识法律保护人身权 (1)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①原因: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②做法: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2)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