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钟在说话》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考级教材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训练手的方位的准确性 (二)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三)通过时针、分针、时间滚滚等动作帮助同学们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 (一)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手的方位的准确性 (二)对音乐节奏的掌握。 五、教学难点 (一)时钟布谷动作要做出布谷鸟快速从时钟里探出身体的感觉。 (二)注意手的方位的准确性,强调一拍到位,有机械感。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热身训练。 (三)教师以猜谜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猜一猜。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一猜”,看谁能猜出来它是什么?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出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 师:恩,是时钟。 2.演一演。 (1)模仿时钟是怎么摆动的,你来当当时钟,右手是时针,左手是分针。(学生举手模仿时钟) (2)整点到了,看!布谷鸟来报时了。 3.学习舞蹈。 “现在同学们和老师来学一学新的舞蹈《时钟在说话》。”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学生。 (1)时针、分针舞姿:一手旁平位,一手正上位,五指并拢,手心 向前。 (2)时钟表盘:想象一个以身体为中心的表盘,时针秒针在表盘上 运动,五指并拢,正下位(手心向里)、旁斜下位(手心向下)、旁平位(手心向下)、旁斜上位(手心向下)、正上位(手心向前)两拍一动。 时间滚滚:双手由正上位握空拳相互缠绕至胸前,松腰低头。 时钟布谷:双臂屈肘于体前,双手握空拳顶碗,食指伸出,身体前倾45°(模仿钟表里的小鸟报时) 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前人双跪坐,后人站立,双臂收体侧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四拍) ①-②+四拍 准备位 第一段 (四个八拍+四拍) ①1-4 右臂旁平位右转头,手心一点5-6 左臂正上位左转头,手心一点 7-8 双臂收准备位,头视一点 ②同①反面 ③1-8 时钟表盘 ④1-4 时钟滚滚5- 收准备位 6-8 不动 ⑤1-4点头两次,重拍在下 第二段 (四个八拍+四拍) ① 1-2 双臂斜下位,手心向下;3-4斜上位 5-6身前倾做布谷鸟状;7-8收准备位 ②反复① ③-⑤+四拍 反复第一段 ③-⑤ 第三段 (四个八拍+四拍) ①-⑤ 反复 第一段 第四段 (三个八拍) ①-③反复第一段①-③ 结束(一拍) 1- 右臂落至旁平位 4.师:“好,现在老师要请两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