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倒翁》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考级教材 教学内容 舞蹈《不倒翁》 二、指导思想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 三、教材分析 要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而教学理念应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学生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四、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训练脊椎伸展、弯曲、转动的能力。 (二)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三)通过舞蹈让肢体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六、教学重点 (一)动作的协调性,脊椎伸展、弯曲、转动的能力。 (二)舞蹈的表现力,用语言启发孩子做出喜怒哀乐四种情绪。 (三)对音乐节奏的掌握。 七、教学难点 (一)转腰时肩时以腰为轴最大限度转动,后背保持直立。 (二)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八、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做课前热身舞蹈《加油鸭》、《健康快乐每一秒》。 (二)教师以猜谜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个游戏“猜一猜”,看谁能猜出来它是什么? (一个老头,没脚没手,笑口常开,不跑不走,要他睡觉,他却摇头。)师:恩,是不倒翁。 (说你呆,你不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把你一推你一歪,要你睡下去,你又站起来。) 师:对了,也是不倒翁。 2.演一演。 (1)模仿不倒翁是怎么动的,你来当当不倒翁。 师:老师准备了不倒翁魔法帽,老师带给谁谁就变身不倒翁。(学生举手模仿不倒翁) (2)看看不倒翁是什么表情,我们来演一演,表演不同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学习舞蹈。 师;“同学们表演的都非常棒,老师融合了你们刚才表演内容,选出了四个表情的动作,现在同学们和老师来学一学。”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学生。 (1)喜的表情:手指提起在脸颊两侧呈笑脸状。 (2)怒的表情:双手握拳按在脸颊两侧呈生气嘟嘴状。 (3)哀的表情:双手握拳于眼前转动做伤心状。 (4)乐的表情:双手形成摆剪刀状于眼旁做乐呵呵(手心向前)。 1.主要动作及规格: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舞蹈《不倒翁》是一个训练腰部的小舞蹈,现在我们来学习主要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学生。 (1)松腰:上身按照尾椎、腰椎、胸椎、颈椎、头的顺序依次迅速下沉放松,后背呈弧线。 (2)提腰:身体迅速按照尾椎、腰椎、胸椎、颈椎、头的顺序依次迅速提起,后背直立。 (3)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最大拉长。 (4)转腰:骨盆固定不动,以腰为轴,腰以及腰以上的身体部位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 2.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盘坐(左腿在前),手自然位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